時間:2023-07-20|瀏覽:293
虛擬貨幣市場的博弈仍在繼續,投資者認為自己與市場是博弈的主體,有時會將虛擬貨幣大跌歸咎于監管政策。雖然虛擬貨幣因其稀缺性而被賦予了很高的財產價值,持有更多貨幣意味著掌握更多財富,但這忽略了虛擬貨幣價值來源于法幣掛鉤的事實,最終也只是金融泡沫的一部分。
如果有一天虛擬貨幣成為全球通用貨幣,那么它與現有法幣的價值有何區別呢?
投資者對于20日的暴跌表示哀嘆,隨著虛擬貨幣的縮水,一些人已經選擇止損,但仍有不少人在觀望中。
事實上,這并不是比特幣第一次暴跌,早期的投資者早已陸續退出市場,而市場依然熱烈的原因顯然不是因為監管態度,而是商業巨頭們的表態。
繼Facebook的扎克伯格之后,特斯拉CEO馬斯克成為比特幣的“代言人”。特斯拉在今年3月24日宣布支持使用比特幣全球首只比特幣ETF在多倫多交易所上市。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在比特幣共識大會上表示,未來將面臨更多通脹,他個人更愿意購買比特幣而不是債券,并持有一些比特幣;他同時認為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坊的作用將更重要。
與此相反,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她對比特幣被用于非法融資感到擔憂,她認為這是一種極不高效的交易方式,并且消耗大量能源。
美國監管對虛擬貨幣的態度相對于中國來說顯得模糊許多,可能受到了華爾街資本的影響。
在中國,自2017年9月4日七部委聯合發文取締代幣發行融資和虛擬貨幣交易以來,監管部門對虛擬貨幣的監管一直保持高壓態勢。但中國仍然是全球虛擬貨幣挖礦的重要地區。隨著2020年底以來虛擬貨幣價格的飆升,國內的投資者對虛擬貨幣投資的熱情越來越高,監管趨嚴。
2021年5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聯合公告稱,相關交易活動違反法律法規,涉嫌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等犯罪活動。
5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主持召開會議,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并防范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這是中國迄今對打擊虛擬貨幣行為的最高層指示,并且將打擊對象從交易擴大到挖礦。
打擊指示發布后,內蒙古發布了打擊虛擬貨幣挖礦的細則。根據規定,對于為虛擬貨幣挖礦企業提供場地和電力支持的工業園區、數據中心等主體,將核減能耗指標;對存在挖礦行為的大數據中心、云計算企業等主體,將取消各類優惠政策,并退出內蒙古電力市場;對存在挖礦行為的通訊企業、互聯網企業等主體,將吊銷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并追究責任;對未經批準私自接入動力電源進行挖礦的項目,將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對以虛擬貨幣形式進行洗錢等違法行為的企業和個人,將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存在挖礦行為的相關企業和人員,將納入失信黑名單。
然而,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遇到了困難,進一步驗證了虛擬貨幣的“原罪”——它誕生之初就是為犯罪活動提供溫床。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礦場與地方利益牽扯很大,甚至有些礦場是當地領導的親戚經營的。礦場對當地的稅收和消納廢水廢電有一定貢獻,所以在檢查時可能會撤掉挖礦設備,等檢查結束后再董毅智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