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1|瀏覽:227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上海首例利用虛擬貨幣實施網絡傳銷犯罪案。該案件涉及累計發展會員賬戶6萬余個,層級關系達72層,涉案金額1億余元。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不法分子也緊跟時下的概念,如區塊鏈、虛擬貨幣、元宇宙等,從事違法犯罪行為。在這起案件中,不法分子以建立全球生態系統為噱頭,以推廣區塊鏈技術和提供虛擬貨幣增值服務為名,承諾高額靜態收益和發展下線復式計酬,吸引用戶加入。采用拉人頭和層級計酬的模式,該涉案項目迅速發展壯大。
與傳統違法犯罪相比,這種以時興概念為包裝的新型網絡違法犯罪更具欺騙性和迷惑性,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社會危害更大。為了應對不斷升級變異的新型網絡犯罪行為,我國正在不斷完善法律制度,并加大打擊力度。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在今年2月修改非法集資刑事案件相關司法解釋時,特別增加了虛擬貨幣交易等新型非法吸收資金行為方式,為依法懲治虛擬貨幣領域的非法集資犯罪提供了依據。
虛擬貨幣等時髦概念不能成為網絡傳銷的掩飾,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也不能成為違法犯罪的擋箭牌。此案的成功偵破再次警示不法分子,再好的偽裝也會被識破。綜合治理新型網絡違法犯罪既需要國家層面及時完善法律制度,監管部門加大打擊力度并持續加強投資者教育,同時也需要公眾自己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天上掉餡餅”,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保護個人財產安全。
消息來源:法治日報
熱點:虛擬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