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6|瀏覽:308
隨著大陸政策的趨嚴,很多大陸的投資人將目光轉向了臺灣,不僅因為臺灣是一片藍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更因為臺灣較為民主和開放的監管政策。
不甘落后,臺灣奮起直追
2018年5月,臺灣立法院推動區塊鏈連線暨產業自律組織成立大會召開,臺灣立法委員許毓仁在大會中表示組建新的議會小組臺灣區塊鏈議會聯盟(TPCB),旨在聯合各黨政治家建立明確的監管框架,促進區塊鏈發展,保護投資者。這個聯盟由臺灣政府主導,而不是民間無任何信用約束的小企業搭建,其公信力遠遠大于大陸的自媒體自律聯盟。
另外,許毓仁還表示欲通過引進全球風險投資基金和加密貨幣兌換,設立專門的監管“沙箱”提供最初的貨幣支持,讓臺灣成為“加密貨幣地區”和“區塊鏈島”。5月23日,臺灣加密區塊鏈自治組織(TCBSRO)成立,這兩個消息一度被公眾解讀為對區塊鏈產業發展利好。
臺灣對區塊鏈技術的探討并非一時興起。2017年4月26日,臺灣首次舉辦區塊鏈公眾聽證會,探討區塊鏈與現金傳遞關系以及當前監管和學術研究問題。會上,臺灣大學教授兼金融局成員管中閔稱,區塊鏈技術將成為連接臺灣與全球產業間的跨境通道。他還強調,這種新興方案的成本效益遠遠超過傳統的支付方式,并表示:“臺灣應當盡快抓住這次機會。”
另一方面,互聯網巨頭也在臺灣進行了相關布局。2017年年底,微軟宣布以其Azure云平臺為基礎,在臺成立亞洲“首個最先進的聯盟區塊鏈網絡”;另外,微軟區塊鏈領域的AMIS已與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成立的新聯盟機構,甚至和多家區域性銀行機構合作,共同推動臺灣金融市場的區塊鏈技術發展。
臺灣加密貨幣發展的自律行動
亞洲區塊鏈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