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3|瀏覽:244
這篇報告的作者AlexdeVries表示:“實際情況是,比特幣的環保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差”這直接反駁了行業組織聲稱比特幣運營將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說法。
礦工們能夠相對容易地在其他地方找到廉價而又不環保的替代能源,這就導致了當前比特幣的碳足跡相當于捷克國的排放量。由于在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到能源消耗問題,加密貨幣挖礦導致了不必要的溫室氣體排放。隨著時間推移,驗證比特幣區塊鏈上交易的難度也變得越來越復雜。
自2021年清退大型加密貨幣礦場以來,中國曾為全球70%以上的加密貨幣挖礦業務提供支持。盡管在豐水期可以利用四川和云南的過剩水電,但在枯水期則需要依賴新疆和內蒙等地的燃煤熱電。因此,過去比特幣礦工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度經常在40%到70%之間波動。
目前,美國和哈薩克斯坦是比特幣挖礦的兩個主要中心。據劍橋另類中心數據,哈薩克斯坦約占全球18%的比特幣開采量,但該國仍然高度依賴化石能源。美國占全球比特幣開采量的超過1/3,主要依賴天然氣和其次是煤炭。
中國清退加密貨幣礦場后,AlexdeVries團隊發現,比特幣挖礦使用天然氣能源的比例已從15%增加到30%。此外,新的分析還表明,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大幅下降,從2020年的平均42%下滑到2021年8月的25%。
令人擔憂的是,這種趨勢讓許多本應早就關閉的老舊發電廠得以茍延殘喘更長的時間。
特此聲明: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和視頻)是由網易號的用戶上傳并發布的,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