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3|瀏覽:313
家住山東青島的王女士,這2年來生活過得不是很好,起因是她的錢被人騙了。事情要從2020年夏天說起,當時她認識了一位姓陳的女士。
對方帶著她去投資賺錢,前期投資一個虛擬超市,7天投1萬元有1000元的回報,她是投資了20萬余元,每天看著收入增加都是美滋滋的。
不過這錢也就是紙面數(shù)據(jù),為了能賺到足夠多的錢,王女士不舍得把錢提出來,一直都是放在賬號里。后面陳女士又帶她去做虛擬幣的投資。
當時說是比超市還賺錢,把超市的錢都轉(zhuǎn)成虛擬幣,再后面又帶她投資虛擬礦機。一位公司的老師給王女士算了筆賬,很快就能變百萬富翁。
花15萬元去租虛擬礦機,每天都能“挖礦”賺錢,頂多3個月就能回本,剩余的時間都是純賺,15萬元就能賺到400萬,還不用自己管什么。
這幾次投資把家里的積蓄都用光了,為了能多賺到一點錢,她還把一套房子給賣了,本來想著賺錢速度這么快,等有錢就可以去買套新房住。
然而現(xiàn)實總比想象來得殘酷,有段時間她就想提點錢出來買房,但是別人說這么賺錢的事,提錢拿去買房得不償失,還不如多放段時間多賺錢。
結(jié)果還沒等到提錢去買房,2021年11月份就出了問題,平臺把挖到的幣清零了,此后虛擬礦機挖不出什么幣,如今她賬戶里還有100多個幣。
她希望能按承諾的價格回收虛擬貨幣。本來平臺給出的承諾是1個1500元,如今1個就顯示130元,還不能換成錢提現(xiàn)出來,她的訴求也很低,要么平臺給幣,要么換成1萬多元現(xiàn)金。
記者趕到現(xiàn)場了解情況時,王女士剛從長江路派出所出來,跟她同行還有一位女士,對方同樣是被類似的手段騙錢了,兩人覺得陳女士有責任。
現(xiàn)場也給陳女士致電詢問,對方卻說自己也是受害者,錢都是交給華源隆公司的一位王先生。給王先生致電詢問,對方同樣推脫什么都不知道。
目前兩人還是沒能拿回自己的錢。
【受害人心理分析】
心存貪念:騙子利用人性“貪欲”的弱點,設(shè)置“高額回報”的投資騙局,誘導(dǎo)受害人上鉤,然后快速施以小利,讓受害人覺得賺錢很容易,深信不疑,進而加大投入。
盲目輕信:騙子抓住了受害人對“虛擬幣”不了解或一知半解的特點,加之網(wǎng)上有不少虛擬貨幣幣值高漲的報道,誘導(dǎo)受害人對投資虛擬幣產(chǎn)生興趣。騙子包裝成“老師”身份,向受害人透露“內(nèi)部渠道”,受害人小額投入,騙子會快速返利讓受害人嘗到甜頭,騙取受害人的信任,讓受害人感覺自己“跟對了人”,堅定投資信念。
淺層思維:騙子開始并不推薦投資虛擬幣,而是先以“老師”的身份進行投資講座,誘發(fā)大多數(shù)人的“淺層思維”,相信他的說辭。而實際上“老師”的講座是一個“引子”,目的是獲取受害人的信任,并通過群里群友曬出假盈利截圖,激發(fā)受害人的從眾心理,受害人往往就“憑感覺、憑經(jīng)驗”落入圈套。
【犯罪手段揭示】
1、騙子廣撒網(wǎng)、添加好友,吸引受害人,將受害人拉進早設(shè)好的“投資理財交流群”。騙子在群里假扮“老師”“專家”講解投資知識,透露“內(nèi)幕消息”,群里其他騙子假扮“網(wǎng)友”就會吹噓“專家”實力。
2、騙子騙取受害人信任后,誘導(dǎo)受害人投資虛擬貨幣。騙子以“國內(nèi)不能直接購買虛擬幣”為借口,誘騙受害人將資金轉(zhuǎn)到指定銀行賬號,小額投資后,騙子快速返現(xiàn)讓受害人嘗到甜頭,目的是放長線、釣大魚。
3、騙子在平臺后臺數(shù)據(jù)庫修改數(shù)據(jù),讓受害人在平臺賬戶上看到盈利假象,并編造高額提現(xiàn)手續(xù)費,目的是讓受害人不輕易提現(xiàn),延長詐騙時間,騙取受害人更多的錢。
公眾號:健康財富財商思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