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1|瀏覽:252
虛擬貨幣挖礦是一種落后的工藝,消耗能源和排放碳量大,對產業發展和科技進步沒有積極的影響。這顯然與我國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任務相矛盾。
同時,挖礦活動存在明顯的風險。一些礦場以假象欺騙地方政府,虛構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概念,騙取地方補貼和用電優惠政策,加劇了部分地方新經濟行業的虛火和泡沫,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之前相關部門已經多次發布文件,全面禁止虛擬貨幣挖礦,大量礦場已關閉或轉移到海外。然而,由于礦場轉移成本高、面臨國外監管政策和人力成本等不確定性,加上一些人對“挖礦致富”神話固執追求,目前仍有一些礦場轉移到地下繼續觀望,希望通過后續政策放松或地方執行不力來實現“東山再起”。國家發展改革委此次表態,將全面整治這種情況,并對參與虛擬貨幣挖礦的單位考慮加征懲罰性電價,目的是要打破這種幻想,釋放出持續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明確信號。(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