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9|瀏覽:259
一、虛擬資產已逐漸成為經濟犯罪高發區。隨著虛擬貨幣使用量的大幅增加,基于數字貨幣的犯罪數量也創下歷史新高。虛擬資產犯罪大多屬于經濟犯罪,欺詐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犯罪總額的70%。在國內環境的角度來看,我國經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各種非法融資、欺詐等經濟犯罪整體呈現出頻繁的趨勢,而虛擬貨幣、NFT等概念被大規模用于非法吸收公共存款、集資欺詐等犯罪。
二、自媒體成為本輪重點目標。我國媒體準入條件低,信息真實性難以區分,容易被各種欺詐項目虛擬資產圈自媒體和單一教師被禁止。如果通過發布虛擬資產圈的信息來宣傳和排水某些特定平臺,媒體將面臨非法甚至刑事風險。本輪打擊實際上是對一種廣泛的虛擬資產投機行為打擊,而不僅僅是虛擬貨幣。
三、文檔對NFT數藏平臺有影響嗎?監管機構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關注nft行業積累的各種風險。各平臺應實現自檢、自我糾正等合規工作,以減少其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風險。監管機構應仔細識別虛擬貨幣和其他虛擬資產,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措施和政策。nft和NFT是一種重要的方式和工具,在實施文化數字戰略的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我們希望nft作為文化產業的一部分,能夠找到合法合規的生存方式,而不是成為重復P2P平臺的錯誤,成為眼淚。這需要從業者積極擁抱合規,也需要監管機構采取更精細、謹慎、全面的監管措施來實現最終目標。
熱點:虛擬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