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3|瀏覽:301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汽車類消費品零售額為10739億元,同比下降了0.3%;汽車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2.1%,同比下降了6.4%。在供需兩端受到壓力的情況下,拉動汽車消費成為穩定汽車產業基本盤的緊迫需求。
車市承壓亟需消費拉動。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一季度,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為9.79萬億元,增長了3.6%,而汽車消費增速遜于整體消費增速。
車市情況也表明汽車行業面臨明顯的壓力。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汽車累計產銷同比增長分別高達8.8%和7.5%,而一季度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648.4萬輛和650.9萬輛,同比增長2.0%和0.2%。乘聯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第2周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8.7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9%。而在今年4月的第1周和第2周,汽車零售市場日均銷量為2.5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5%。
當前的市場表現顯示,汽車需求減少,同時汽車供應端也面臨巨大挑戰。自3月末以來,長三角地區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受到疫情影響嚴重,全行業的供應鏈、物流和生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造車新勢力的交付數據也可見一斑。例如,4月份,理想汽車的交付量環比下降了超過60%,蔚來汽車的環比下降了近50%。
目前,各地正逐步推進保生產、促消費的相關措施。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4月22日到28日,全國15家重點汽車企業集團的日均產量達到了4.5萬輛,較前一個統計周期提高了70%。生產情況正在逐步改善。中國汽車工業具有強大的韌性和巨大的市場空間,隨著疫情防控成效的顯現,汽車產銷的損失有望在下半年得到彌補,全年有望實現穩定增長。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繼續加強協同聯動,完善政策措施,積極促進消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臺高品質的促消費政策,開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組織實施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和換電模式應用試點,進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
在促進消費方面,各級政府出拳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汽車具有產業鏈條長、帶動效應強的特點,是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重要領域。今年以來,我國已經出臺了多項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2021年3月至5月,財政部、工信部等部委多次出臺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包括完善補貼政策、開展汽車下鄉活動、降低新能源車免稅門檻等。從2021年6月開始,二手車異地交易的限制逐步放寬,逐漸在全國各大城市落地。
今年以來,汽車消費一直備受關注。今年4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