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3|瀏覽:261
中央對各地因城施策完善房地產政策的支持態度明確,這釋放出了積極信號。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相當高份額,對經濟金融穩定和風險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統性影響。穩定房地產市場對于穩定宏觀經濟和有效管控風險非常重要。
我國地域廣大,城市間差別大。長時間采取同等嚴格的調控政策既不符合各地實際情況,也會影響市場正常需求的釋放。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出現明顯的分化,一些城市房價下降,居民觀望情緒濃厚。因此,在市場出現變化時,地方應根據實際情況因城施策出臺調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今年以來,不少城市已經放松了過去的調控政策,包括放寬限購、限售、限貸,發放購房補貼,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取消或調整過去的階段性調控政策有助于穩定樓市,減輕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壓力。
當前的房地產政策應該重點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中國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已經就此作出了具體安排,將優化房地產信貸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各地的調控措施也都重點放在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上,這將成為各地因城施策的重要方向。
需要強調的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穩定樓市應避免政策調整引發新一輪投機行為,不能給炒房者大開方便之門。
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有助于房地產行業實現良性循環。加強預售資金監管能保障房地產開發項目順利完成,避免“爛尾樓”,保護購房者的利益。同時,預售資金也是房企進行項目開發的重要資金來源。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舉措,合理釋放資金能減輕房企的資金壓力,緩解其信用風險。
在明確的政策信號下,各方的預期將趨于穩定。市場下行壓力較大的城市可能會積極采取穩定樓市的舉措,相關部門和各地也會積極支持剛性和改善性需求,降低購房成本,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這些舉措將進一步增強房地產企業的發展信心。
隨著各項政策逐步落實,我國房地產市場將實現更加平穩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