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8|瀏覽:244
不久前,一位客戶來到中國銀行廣西來賓中南路支行,向大堂經理咨詢理財相關事宜。
溝通中客戶提及,朋友向他推薦了一款理財產品,前期只需投入一定量的資金買入某數字貨幣的“原始股”,之后便可一勞永逸,躺著賺錢。
客戶這一說法引起了大堂經理的警覺,他帶客戶到理財專區坐下,了解詳細情況。隨后,客戶拿出手機,展示朋友推薦產品的信息。
原來,這款理財產品聲稱,購入該產品后,不僅每月可領取該數字貨幣升值帶來的高額“固定收益”,而且如果發展下線達到一定數量還可額外領取“增值收益”。
大堂經理初步判斷客戶是受到了非法集資的蠱惑,于是一邊耐心向客戶解釋,一邊向負責內控的同事匯報。
負責內控的同事隨即趕來,他對向客戶進行了專業風險提示:
正規的理財產品是由商業銀行或正規金融機構發行的,遵循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的原則。
不法分子通過出售所謂低價“原始股”的手段吸引資金,前期也許會給投資者支付較高的利息,實際上就是利用新投資者的錢來支付老投資者的利息,制造出來的“賺錢”的假象恰恰蒙蔽了投資者的雙眼。進而騙得投資者投入更多資金,實質上都是“龐氏騙局”。
等到“龐氏騙局”達到一定規模后,不法分子就會卷錢跑路。
近幾年的“龐氏騙局”不斷變種,又和傳銷結合起來,不斷編織各種高科技的噱頭和故事,但換湯不換藥,都是陷阱。
最終,客戶意識到風險所在,他原本看在朋友面子上打算投資幾萬,經這么一提醒,完全打消了這個念頭。
新聞多一點:
龐氏騙局是什么?
1919年,查爾斯·龐茲向人們虛構了一個并不存在的企業投資,并許諾給投資者三個月內40%的利潤回報。這場陰謀持續了一年之久,被利益沖昏頭腦的人們才清醒過來,后人將類似的投資騙局稱之為“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墻補西墻”、“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制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