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4|瀏覽:266
為什么我們需要無信任的穩定幣?
我們已經確定,對穩定幣的需求很大,而且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穩定幣沒有一個實現了完全的“無信任”。這到底是什么意思?
簡而言之,“無信任”意味著整個系統不需要任何信任中心即可平穩運行。人們經常提到的“抗審查”,這是無信任延伸出來的另一個屬性。因此,從實際情況出發,這里有一些問題可以幫助您評估無信任的程度:權限越寬松,項目的無信任程度就越低:
1.代幣余額可以被沒收或凍結嗎? 2.協議的代碼或參數可以更新嗎?在什么條件下可以更新?誰來更新? 3.協議是否依賴于第三方服務,例如可能被操縱的喂價(Oracle)? 4.誰/通過什么可以鑄造新代幣?是用戶發起(某個人采取行動)還是協議發起(協議基于給定參數做出決定)?
最后一個問題特別重要,因為它突出了算法穩定幣的核心組成部分:它們的“中央銀行”是一個智能合約:沒有人控制它,它只根據系統參數做出反應。
集中式智能合約
第一個有趣的地方是誰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鑄造新代幣?USDC和USDT的機制非常像中央銀行:一個實體負責該項目并鑄造新代幣。而Maker只是一個智能合約,使用戶可以從某些抵押品中獲取DAI,因此它的方法有所不同。基本上,Maker/DAI使您可以成為自己的中央銀行。因此,Maker的中央銀行是一個智能合約,但它需要人工輸入以創建DAI。
算法穩定幣前進了一步,因為它在鑄造過程中刪除了人工輸入。在這些系統中,沒有人能夠鑄造代幣-只有操作它的智能合約可以。它非常優雅且極簡,但需要精心設計一組激勵措施,以確保穩定幣最終能夠對沖其錨定貨幣。簡而言之,算法穩定幣的中央銀行是一個自主的智能合約。
怎么做到“穩定”?
使用算法穩定幣,尤其是在早期,經常會出現錨定脫鉤的情況。為了讓穩定幣用戶可以銷毀自己的穩定幣以獲得優惠券和溢價。但是,只有當價格回到1美元以上時,才能兌換優惠券。
DSD穩定幣博弈
算法穩定幣的擴張/收縮按“時期”進行。BasisCash的時期按24小時計算,ESD、DSD分別為8小時和2小時。由于算法穩定幣的供應是有彈性的,因此其機制很快通過了實戰測試。在初始發布時,穩定幣的循環供應量通常很低,而誘人的激勵措施產生了大量需求。例如,BasisCash初始發行了5萬枚BAC代幣,分發給了第一批質押者。大約一個月后,流動代幣達到了4000萬枚:之所以有這么多BAC代幣,是因為自發行以來,大部分時間里交易價格都超過了1美元。
算法穩定幣的另一個關鍵原理是可組合性。我們通常認為組合性是指“我如何將成品/服務嵌入其他項目中?”而算法穩定幣不僅僅止步于此,它們使用Uniswap等其他協議BasisCash、ESD和DSD都有三個主要成分:
1.用于擴張階段(DAO或董事會)的內部鎖定/抵押機制 2.收縮階段的銷毀和兌換機制 3.Uniswap/USDC或Uniswap/DAI
它們的結構證明了對DeFi及可組合性的理解。通過將Uniswap/USDC或Uniswap/DAI作為協議的核心,它可以在許多范圍內提供幫助-因為Uniswap是DeFi用戶最熟悉的主要工具。盡管Uniswap是主要的資金池,但其他DEX的流動性也越來越受到關注。隨著Omakase的推出,Sushi添加了兩個新的激勵算法穩定幣池:ESD/ETH和DSD/USDC。
可組合性是算法穩定幣的關鍵,相關項目已在生態系統中慢慢實現更多集成。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我們將看到進一步的發展,比如把算法穩定幣作為借貸平臺中的抵押代幣。
Oracle極簡主義
Oracle在算法穩定幣系統中是一個基本參數:它們是穩定幣價格的真實來源。確保Oracle是有彈性的并且不能被博弈至關重要。
為此,一些老項目(尤其是Maker)傾向于繁復的設計。在早期,Maker的輸入參數幾乎是ETH的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