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瀏覽:277
13日,濱城區工商局接到受害人張某(化姓)的舉報,稱市區黃河四路渤海四路新興市場附近一處老小區內有人組織傳銷活動。由于張某提供的地址不詳實,工商部門的工作人員多次與他溝通后才成功確認了地址,并獲得張某同意帶領他們前往傳銷窩點的機會。據濱城區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局長楊志剛介紹,張某是被表妹騙來的,后來逃脫后才打電話報案。張某因工作而來到濱州,傳銷組織在他到達后沒收了他的手機和身份證,然而機智的張某找到借口逃脫,并成功報案帶領表妹回家。在張某同意帶領工作人員前往傳銷窩點之后,濱城區工商局的工作人員經過提前蹲點和嚴密部署,在14日晚21時展開了行動。楊志剛告訴記者,工作人員和張某一起打開了傳銷組織的門,發現他們的生活條件非常差。
當他們打開防盜門時,發現門上蓋著厚厚的棉被,屋子里的氣味也異常難聞。小小的房間里鋪滿了地鋪,廚房里只有一袋大米、幾把面條和一些快爛掉的蔬菜。經過現場勘查,工作人員找到了被集中在一起的手機和身份證,發現傳銷人員大多來自廣西、湖南、四川等外省,平均年齡不超過20歲,最小的只有15歲,最大的只有24歲。楊志剛稱,傳銷人員大部分是在校大學生或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學歷普遍較高。該傳銷組織的所謂"老板"是廣東某高校一位學習財經與法律相關專業的大學生。根據傳銷人員的筆記本,楊志剛告訴記者,該組織要求每個新成員先繳納2900元的入門費,然后通過發展下線來獲取分成,這是一個以發展人頭為基礎的傳統傳銷組織。他們主要通過拉攏老鄉和同學來招募下線,常常以"我在這邊很好,這里很缺人"等方式吸引熟人來工作,當熟人表示愿意過來時,他們會和"經理"一起去車站接人。
在一舉搗毀這3個窩點的同時,濱城區工商局的工作人員分成兩組迅速連續搗毀了另外2個傳銷窩點,以防傳銷組織之間的泄密。成功搗毀這3個窩點后,工作人員通過勸說和講解法律的方式,連夜將60多名傳銷人員送到淄博火車站,讓他們平安回家。為了防止他們再次返回,工作人員還嚴厲警告了傳銷組織住房的房東。
楊志剛表示:“打擊傳銷組織需要各部門共同合作,社會各界共同關注。”他指出,傳銷組織如此猖獗與某些市民為他們提供便利,以及各部門間缺乏聯動機制有很大的關系。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的規定,凡是為傳銷組織提供運輸、倉儲、住宿等便利條件的人,會根據情節嚴重程度被處以5萬元至50萬元的罰款。傳銷組織具有潛在的社會隱患,也會一定程度上擾民。楊志剛呼吁市民不要因為小利而為傳銷組織提供便利。他還提醒房東應具備識別房客是否為傳銷人員的能力,如果發現對方有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應立即撥打"110"向公安機關經偵大隊報案。如果沒有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情況,可以告知物業、居委會等進行鑒別,一旦發現是傳銷組織,要立即撥打3392315向濱城區工商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