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1|瀏覽:272
然而,最近的調查發現,數字貨幣的財富效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但同時也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機會,他們以“投資返利”、“保本保收益”等名義,通過發行所謂的“虛擬貨幣”等手段吸納資金,嚴重威脅了民眾的財產安全,擾亂了金融經濟秩序。
因此,馬上消費想通過這篇文章幫助大家認清虛擬貨幣的真實面目,遠離非法金融活動。
首先,我們要認清虛擬貨幣業務的本質,它屬于非法金融活動。炒幣不僅有風險,我們經常能看到“幣圈崩了”的熱搜,而且存在法律風險。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10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比特幣、以太幣、泰達幣等虛擬貨幣具有非貨幣當局發行、使用加密技術及分布式賬戶或類似技術、以數字化形式存在等特點,不具備法律承兌性,不能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需要強調的是,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于非法金融活動,涉嫌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非法發售代幣票券等犯罪活動。
此外,今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中,明確增加了虛擬幣交易等新型非法吸收資金的行為方式,為依法懲治虛擬貨幣領域的非法集資犯罪提供了依據。
換句話說,虛擬貨幣交易被認定為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參與者自負其風險。
我們要樹立基本的投資風險意識,牢記收益與風險成正比的投資理念。不要為了所謂的“高利”而冒險,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要警惕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遠離虛擬貨幣投資活動,保護自己的資金安全。
具體來說: 1. 在投資理財時,選擇正規的銀行、證券公司等官方投資機構,不要輕信高回報的網絡投資理財。沒有穩賺不賠的投資方式,那些所謂的系統漏洞、內幕消息都是詐騙分子的謊言。 2. 不要輕信網上的炒虛擬幣類投資平臺,不要相信所謂的投資專家、導師,也不要加入陌生人的“投資群”。 3. 珍惜個人銀行賬戶,不要用于虛擬貨幣賬戶的充值、提現,也不要購買、銷售相關交易充值碼和劃轉相關交易資金等活動,以防止違法使用和個人信息泄露。
作為一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馬上消費堅決抵制一切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不向客戶提供虛擬貨幣相關服務,持續推進風險防范措施,加強相關政策解讀和宣傳教育工作,提高民眾的風險防范意識。
如果您發現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的行為,請及時收集和保存相關資料證據,并向公安機關、區處非辦等部門反映情況。
來源: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