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0|瀏覽:259
江湖險惡,這也讓老韭菜們現在一聽到“利好”、“開會”、“上所”就紛紛拋售,深怕最后一道門給焊死。在CEX中,割韭菜成本比較高,要搞定白皮書、官網、審計,搞定交易所,再來一輪宣發,而且由于中心化交易所比較還是要實名,割太狠,交易所還有回滾操作,還不至于太明目張膽。
而DEX中,在各種智能鏈、生態鏈的簡便下,操作1min,成本4.5百塊,而且匿名,無處可尋,所以出現了數不勝數上線10min就割,上線2h就跑的垃圾項目,而且由于沒有中心化的托管,技術的不成熟,面臨的盜幣、被套利的現象異常的多,光5月份,BSC上就損失了超2.7億美金,其中比較知名的就是19日Venus事件導致2億多美元的DeFi清算和1億多美元的協議壞賬,20日PancakeBunny損失4500萬美金,Bunny價格也從146美金最低跌落至6美金,給大量的用戶帶來了損失,當然,不只是BSC上,Heco上也有不少這樣的事。
除此之外,DEFI對于整個牛市的吸血效應也很明顯,截至發文,DEFI總市值869億美金,TVL達938億美金。而SHIB、LOWB等社區類代幣在meme幣大火的2021年,在6個月時間就能造就萬倍的神話,以動物為主題的代幣動輒百倍起,將整個市場的fomo情緒無限放大,眾人如博傻一般涌入,變現手中的BTC等主流資產,在狂熱時期,車上的笑著半路下車的,當比特幣暴跌時,還在車上的哭喊著只要本金,比特幣跌20%,多少DEFI代幣跌99%直至歸零?
DEFI是個好東西,不否認真正回歸了去中心化,但在無處監管的DEFI中,給了壞人更好的作惡工具,對于他們而言,今天換個馬甲,明天換個馬甲,甚至連社群都不用自己冒頭,美其名曰社區自治,全部社區自己管,成了項目方引導的好,失敗了社區沒弄好,而且誰也找不到,這種情況下,怎么去要求項目要長久?
而空氣項目對于牛市的吸血,致使資金進一步分流,處于高位的比特幣沒有資金的支撐,必然面臨著下跌,而一跌,空氣項目跑得更快,散戶一在空氣項目虧錢,又瘋狂把主流資產變賣去補倉,結果就是一路深套,惡性循環。
牛市有沒有結束,其實對于部分人而言已經沒那么重要了,那些暴賺出場的人,那些爆倉離場的人。
熱點:爆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