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9|瀏覽:274
比特幣在短短24小時內下跌超過30%,最低時觸及30000美元,而以太幣的跌幅更大,超過45%,一度跌破了2000美元。這次暴跌導致了連環爆倉和被動去杠桿,進一步放大了跌幅。截止到周三收盤,比特幣和以太幣的累計下跌幅度都超過了40%。
盡管如此,隨著抄底資金的出現和一些重要人物的積極表態,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價格開始反彈。截至周四下午,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價格都回升到了40000美元和2600美元以上。
關于比特幣是否有價值的看法眾說紛紜。支持者可能基于對區塊鏈技術的信仰、對現有貨幣體系的不信任以及對虛擬資產的興趣,而批評者可能基于技術不成熟、投機屬性強以及監管風險等擔憂。
從2020年以來的比特幣牛市來看,除了技術性因素外(如比特幣產量減半、機構參與度提升等),全球流動性過剩也是推動比特幣上漲的主要動力。比特幣價格的走勢和美聯儲總資產規模呈現出正相關關系。
機構參與度正在不斷提升,這可以從虛擬貨幣信托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中看出。美國Grayscale基金推出的比特幣信托(GBTC)是機構參與虛擬貨幣的主要渠道之一。該信托所持有的資產總市值已經增長了超過14倍,最高時達到了全球最大的SPDR黃金ETF市值的70%。
對于比特幣的估值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因此比特幣價格一直較為波動。常用的估值方法包括單位成本法、儲量-產量模型、電子黃金法、市盈率法和技術分析法。
根據上一輪虛擬貨幣牛市的經驗,我們認為本輪泡沫離終結不遠了。一輪牛市的上半場常常是比特幣表現優于其他虛擬貨幣,而下半場則是其他虛擬貨幣開始跑贏比特幣。
比特幣市值最大,價格波動相對較小,并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因此在牛市初期,新入場的資金往往會傾向于買入比特幣。隨著時間的推移,資金會轉向高收益幣,并加大加杠桿操作,市場行情會進一步擴散到流動性較差的中小市值幣,甚至是一些較小的幣種。
泡沫真正的拐點往往對應比特幣價格震蕩但不創新高,而高收益幣的價格仍在上漲。在此背離持續一個月左右之后,泡沫將會徹底走向終結。幣災往往會導致比特幣價格的恐慌性下跌,因為比特幣是向法定貨幣變現的主要出口。
盡管此次幣災對全球資本市場產生了一定影響,但它在情緒層面是暫時的,既不會影響基本面,也不會影響主要央行對流動性的態度。這是因為虛擬貨幣市場的生態系統仍然以非機構投資者為主導,而參與的機構在暴跌之前已經減倉或在暴跌之后將資金部分遷移到股票或黃金。
展望下一階段,幣災并不改變我們對股債雙牛的判斷。虛擬貨幣的暴跌源于流動性寬松和前期漲幅過高,微觀結構在監管黑天鵝下崩塌。同時,國內外貨幣收緊的擔憂逐漸消退,這意味著相關資產進入了一個友好的時間窗口。
盡管如此,我們仍應密切關注市場的動態和風險,以便及時做出適當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