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8|瀏覽:258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率不斷提高,汽車電動化和實現碳中和目標似乎越來越近。與此同時,如何安全處理上一批動力電池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問題。
一方面,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超過120萬輛,同比暴漲200%。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40萬輛,同比增長76%左右,未來5年電動車銷量增速有望保持在40%以上。
另一方面,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汽車動力電池累計退役量達到20萬噸(約25GWh),市場規模達到100億元。到2025年,這個數據將增加到約78萬噸(約116GWh)。
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不斷增長給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技術、成本和產業鏈的不完善等原因,目前,動力電池回收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市場不規范、非正規渠道違規操作暗藏安全隱患、回收經濟性欠佳、以及退役電池復雜性高、拆解不方便等。
推廣新能源汽車是為了環保,也是汽車和出行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但如果由于動力電池未能安全處理而造成資源浪費甚至環境污染,無疑會對“碳中和”目標產生負面影響。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在談論新能源汽車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時,要考慮到整個生命周期管理。其中,動力電池回收不能被忽視。他認為,電池廠商和汽車企業應該改進技術和生產工藝,提高動力電池回收的經濟效益。同時,在延長電動車使用壽命、完善電池回收體系方面,相關方也應該加快發展。
在一個動力電池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沒有任何一個企業能夠獨自解決所有問題。因此,信息共享和產業協同被認為是提高產業鏈效率的最佳方案。在選擇供應商時能夠掌握汽車產品定義權,并能夠“用腳投票”選擇合作伙伴的整車企業,無疑能夠發揮引領作用。
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呼吁,車企和電池供應商應該平衡消費者需求和降低碳排放之間的關系。他認為,無論是從降低整車電能消耗的角度,還是從電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來看,“電池做得越大越多不一定就越好”。
沃爾沃汽車計劃在2030年成為純電動豪華汽車品牌,并在2040年成為全球氣候零負荷標桿企業。他們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和動力電池選擇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他們計劃將電池產品使用100%可再生能源進行生產,并充分利用電池中有價值的材料,實現電池的再制造和重復利用。
沃爾沃汽車亞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