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7|瀏覽:273
該論壇為環境和互聯網的政策制定者、學者以及低碳行業領軍人物討論和探索國家綠色低碳轉型數字解決方案提供了平臺。
該提議鼓勵各行各業通過應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推動低碳轉型。此外,中國還將應用環保技術來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廣綠色生活方式。
去年九月,中國作出承諾,將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在“十四五規劃”(2021-2025)中重申這一承諾,并表示,在此期間,我國的單位GDP能耗和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分別下降13.5%和18%。此外,非化石能源在總能源消耗量中所占的比例將增至20%。
實現雙碳目標加劇了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緊迫性。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雙碳目標的實現需要在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和碳匯方面做出共同努力。鄔賀銓院士認為,綠色發展、電氣化和數字化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關鍵所在。他在該論壇上表示:“碳減排的實現給信息技術(IT)行業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重要的是要加強技術創新,以減少碳足跡。”
然而,考慮到目前疫情帶來的很多不確定性,許多專家在論壇上呼吁國際社會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9月7日,國務院副總理韓正通過視頻方式會見了來華訪問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候任主席阿洛克·夏爾馬(AlokSharma)。雙方一致認為,中英兩國應加強對話合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夏爾馬發推表示:“我們探討了氣候行動的重要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目標,以及加強英中兩國在清潔能源、低碳貿易和投資以及綠色金融方面的合作機會。”同時,他還表示此次討論具有“建設性”。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9月5日在天津與夏爾馬舉行會談,雙方就兩國氣候變化合作、《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等內容交換意見。
多年來,中英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早在2014年6月,雙方就發表了《中英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一致同意加強雙邊政策對話和務實合作。2020年10月,時任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也指出,中英雙方在推動“新能源、綠色金融和綠色一帶一路”方面具有巨大的合作潛能,有助于兩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實現“綠色經濟復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輿情,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