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5|瀏覽:313
原標題:幣圈重演“一夜驚魂” 薩爾瓦多“吃螃蟹”是禍是福?
通過法案后的三個月,薩爾瓦多正式成為全球首個將比特幣開局并不算順利。
當地時間9月7日,在試用比特幣電子錢包的第一天,由于成千上萬的人試圖下載導致服務器過載,薩爾瓦多政府不得不將這款應用下線了幾個小時。據了解,薩爾瓦多政府計劃花費逾2.25億美元推廣這款名為Chivo的電子錢包,其中包括向用戶發放價值30美元的比特幣。
在薩爾瓦多開啟比特幣的“實驗”的同時,比特幣也正經歷著其12年歷史里最大的考驗。
為了表示對薩爾瓦多的支持,世界各地的比特幣愛好者每人購買了30美元的比特幣。然而,就在比特幣合法化的首日,卻遭遇了暴跌:美東時間周二下午13:30(北京時間8日凌晨1:30)左右,比特幣價格突然閃崩,一個多小時內,從50000美元左右的價格,一度跌至42830美元的低點,跌幅超7000美元,日內跌幅達18.73%。其他加密貨幣也紛紛大跌。突然閃崩后,比特幣價格迅速回升,但日內跌幅依然未能收回,截至發稿,比特幣日內跌幅在11%左右。
盡管比特幣大幅波動,但薩爾瓦多方面似乎并未擔心。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Nayib Bukele)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該國利用9月7日比特幣下跌的機會又買入了150枚比特幣。
加密貨幣的擁護者和批評者都在密切關注著這場“實驗”的發展。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王瀅波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而言比特幣更多是屬于一種投資工具,而薩爾瓦多之所以使用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也是出于投機性的想法,“現在很多人預期,如果比特幣最終能成為國際流通的貨幣,它的價值可能會漲到一枚100萬美元以上。”
究竟這場將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實驗”,是接受新事物的機遇,還是一場危機的開始?
薩爾瓦多為何率先“吃螃蟹”?
為了把比特幣“合法化”,薩爾瓦多確實做了不少努力。
在通過《比特幣法》后,薩爾瓦多政府在全國各地安裝了200個比特幣ATM機,方便民眾
熱點: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