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5|瀏覽:297
一位參與O3Swap的投資者,在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上分享了自己驚心動魄的經歷。
8月的一個普通夜晚,杜曉山(化名)在睡夢中接到了朋友的電話,出事了。
當天,區塊鏈跨鏈互操作性協議PolyNetwork遭到黑客攻擊,短短34分鐘內,包括以太坊、比特幣在內的價值超過6.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億元)的虛擬貨幣被黑客洗劫一空。杜曉山通過朋友投資的一個虛擬貨幣項目——O3Swap也受到牽連,因為它的跨鏈功能是基于PolyNetwork上搭建的。
隨著這次洗劫,杜曉山投入該項目的200萬元人民幣全部損失。
那一瞬間,他幾乎要暈過去。
杜曉山其實并不太明白PolyNetwork是什么,也不懂O3Swap意味著什么。據朋友介紹,通過這兩個東西,用戶可以直接使用不同虛擬貨幣進行等價交換,比如可以用比特幣直接換成同樣價值的以太坊。為了方便不同區塊鏈之間虛擬貨幣的兌換,就需要一個資金池朋友告訴他這個項目正在融資,通過每筆交易產生的獎勵,也就是所謂的“挖礦”,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20%。雖然杜曉山不太懂,但當時虛擬貨幣市場非?;鸨?,看到這么高的收益率,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了。
現在,錢沒賺到,多年積蓄反而被擄走,這怎么能接受?杜曉山冷靜下來,問朋友準備怎么辦。
沒想到朋友告訴他,沒有辦法,只能等待。
監管?如果虛擬貨幣受到監管,可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故。
報警?在現有法律框架下,普通虛擬貨幣投資者幾乎得不到幫助。
朋友安慰杜曉山,還有希望,項目方正在與黑客聯系,希望能夠追回虛擬貨幣。
掛了電話,杜曉山癱倒在床上。他后悔,當時投資的時候也看到人民銀行對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但總覺得自己不會倒霉到那個地步。
之后,他每天都要問朋友,進展如何。朋友也很無奈,說起初項目方完全不回應,最近才開始通報進展。
問得多了,朋友難免不耐煩,最后對他說:“你就當這筆錢打水漂了吧!”
200萬元,怎么可能就當打水漂呢?
杜曉山只能自己上網關注這個事件的進展。原來,事件發生以來,PolyNetwork一直試圖與黑客溝通,并設法凍結一些虛擬貨幣。這位黑客也很有個性,竟然在網上自問自答,回答“為什么會攻擊”的問題時,黑客說:“為了好玩?!?p>不過,黑客的一句話讓杜曉山燃起了希望:“我對金錢不是很感興趣?!?p>奇幻的一幕出現了。在項目方的“追捕威脅”和“循循善誘”下,黑客真的開始陸續退錢,幾天后,丟失的虛擬貨幣全都返還了。
但更奇幻的是,項目方和黑客竟然還“以和為貴”了。黑客一直對外表示,退還資金并不是因為自己無法轉移這些虛擬貨幣,而是不感興趣,希望項目方能在此次攻擊中學到一些東西。PolyNetwork官方隨后表示,與黑客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系,黑客在最近幾次的交談中表現出對平臺網絡安全狀況和公司整體發展策略的擔憂,并計劃在官方的邀請下與該公司一起建設一個更強大的安全系統。該公司還邀請該黑客擔任技術顧問,并贈予50萬美金的獎勵。
塵埃落定。杜曉山的200萬元虛擬貨幣已全部歸還。但他一點也不高興,只有慶幸幸存下來。
他和一些受害者一直在回想整個過程,并設想各種可能。有人說這個項目本身確實存在漏洞,給人可乘之機。有人說項目團隊有內鬼,監守自盜。也有人說團隊自己搞的炒作,以獲取名氣。
似乎一切都有可能,但沒有人知道答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作為投資,這種東西太不可靠、太不安全了。于是,不假思索,杜曉山立刻將所有的虛擬貨幣兌現成了現金。
“再也不玩這種東西了。”杜曉山堅決地說。盡管早就有人告訴過他。
欄目主編:張楊 文字編輯:張楊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28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