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1|瀏覽:267
“數字人民幣”關聯個人身份信息
數字人民幣到底是什么?據介紹,數字人民幣(E-CNY)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數字化+人民幣,再說簡單點就是數字形式的人民幣。
我們平時用的支付寶、微信支付、刷卡消費的錢,都是來自我們綁定銀行賬戶里的錢,也就是銀行賬號里的活期存款。從本質上講,這些還是央行用傳統方式發行的貨幣,而不是數字化的貨幣。
數字人民幣則不同,它天生就是一個數字版本。就像我們平常看的紙質書,可以電子化后放在手機上看。不論是紙質版,還是電子化,書還是那本書,鈔票還是那張鈔票。由于數字人民幣也屬于現金,所以當我們把它變成紙幣,這個過程也不叫提現,只是換了個持有形式而已。
比較大的區別就是,紙鈔上不會寫你的名字,但數字人民幣會記錄你的身份信息、流通信息。因此,如果在銀行開通了數字人民幣,那么,打開銀行手機APP時,除了看到賬戶余額,還有一個數字人民幣余額。
防范傳銷、虛假平臺、虛假短信鏈接
從2016年央行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到現在已經5年的時間,數字人民幣已經在部分地區試點推行。盡管公眾還在逐漸熟悉,但騙子卻已經在開始利用這一新事物進行詐騙了!
2021年2月12日,事主符先生報警稱,自己被短信詐騙了1萬元人民幣。據民警了解,2月11日,符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了數字人民幣試點發行預約信息登記活動,但并未參加該活動。12日,符先生手機收到一條“數字人民幣預約登記”的短信,附帶一個網址鏈接。因前一天在朋友圈看到過這個活動,符先生便相信了短信內容,點開了網址鏈接。
隨后,系統提示符先生卡內需要1萬元人民幣余額,才可以體驗數字人民幣。當時信以為真的符先生便將1萬元人民幣轉入登記的銀行卡內。事后,冷靜下來的符先生才感到事有蹊蹺,便查看了自己的銀行卡余額,卻發現卡內的1萬元人民幣已被轉走,于是趕忙報了警。
記者了解到,目前常見的“數字人民幣”詐騙套路,除了上述符先生遇到的詐騙短信以外,還有借“數字人民幣推廣”之名進行的傳銷詐騙,以及打著“數字人民幣理財”旗號進行的虛假平臺詐騙。
警方提醒:
1、數字人民幣目前仍處于試點階段,除數字人民幣官方通知的鏈接外,不要相信和下載安裝其它來源的所謂的“數字人民幣APP”。
2、數字人民幣不會在數字人民幣APP及銀行APP之外要求您提供注冊賬號、密碼、支付密碼等認證信息。
3、數字人民幣是法定貨幣,與紙鈔和硬幣等價。無論何時何地,提到用數字人民幣獲利、返現、參與“數字人民幣交易所”交易均為欺詐。
4、警惕仿冒應用程序和仿冒銀行信息,不要訪問或回復仿冒網站、電子郵件或手機短信息,避免感染病毒或泄露信息。
5、任何人、任何機構與任何組織無權知道您的密碼,您可拒絕任何企圖索取您數字人民幣APP登錄和交易密碼的要求。謹防不法分子冒充銀行和公安機關工作人員騙取密碼。
審讀:喻方華
熱點:數字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