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1|瀏覽:310
大數據的發展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大數據分析對于追蹤交易和幫助使用區塊鏈的企業作出更好決策非常關鍵。為此,新的數據智能服務正在興起,幫助金融機構、政府和其他企業發現在區塊鏈中與誰互動,并發現隱藏模式的原因。
隨著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大數據已經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并上升至基礎戰略地位。利用數據進行競爭已成為大多數企業的共識。然而,數據日益商品化,大規模處理數據的工具變得更便宜且普及,導致數據的使用邊界變得模糊。我國工信部最近下架了許多侵害用戶權益的App,并推進保護用戶數據信息工作。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一系列關于數據安全的法律法規,加快了數據安全監管的步伐。數據安全成為一項事關全局的重要事項。
區塊鏈是一種難以篡改的、全交易歷史的數據庫存儲技術。隨著區塊鏈的普及和發展,區塊鏈的數據規模將越來越大。盡管區塊鏈數據提供了數據完整性,但統計分析能力較弱。
大數據具有海量數據處理和敏捷有效的分析技術。通過區塊鏈與大數據的融合,可以利用區塊鏈的可信性、安全性和難以篡改的特點,釋放更多的數據。同時,借助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功能,可以實現更小粒度的數據交易模式,改變當前的大數據交易商業模式。
據IDC研究數據顯示,在企業的可用數據中,超過2/3的數據未被利用,閑置在數據孤島中。大數據的發展幫助人們發掘了許多高價值信息,但也產生了更多未被利用且價值不明的"暗數據"。
此外,盡管人們迫切需要共享和開放數據,但企業對于開放共享數據往往保持謹慎態度。因為數據中包含著企業的商業秘密和巨大的商業價值和機會。
對于單一組織機構來說,靠自身的積累往往難以聚集足夠高質量的數據。對于數據被采集者來說,用戶往往不愿意提供敏感數據,因為擔心隱私泄露。
因此,如何打破信息孤島、充分利用現有數據存量已成為大數據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區塊鏈技術的崛起將有助于大數據突破困境,兩種技術在相互融合中相互促進。
區塊鏈應用的基本前提是加密和安全。數字簽名、私鑰、時間戳等技術可以確保數據安全。區塊鏈與物聯網的結合可以保證鏈上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并通過數據追溯機制提高數據的可信度,使數據獲得強信任背書。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認識到區塊鏈的價值。大數據推動了數字經濟的形成與繁榮。對于區塊鏈而言,為發揮最大效應,需要借助使用場景和其他技術,而大數據可能是區塊鏈的一個完美的"借力點"。
來源:迅解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