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瀏覽:282
場景不斷拓展,應用逐步深化。我國產業蓬勃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應用落地多點開花。涵蓋了包括貿易物流、文娛、社會公共服務、金融、政務、知識產權、社交、日常消費、工業、農業、能源等多個垂直行業。珈木科技根據公開數據了解,2020年我國共落地區塊鏈項目數達194個,同比增加102.8%。
盡管當前這些區塊鏈應用的場景尚未真正顛覆和改變傳統行業的運行模式,但至少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的傳統行業因為有了區塊鏈的應用而開始發生的一些新的變化。
- 區塊鏈締結普惠金融,扶持小微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用技術重塑供應鏈金融基礎設施,創造更大的價值。 - 直擊痛點,區塊鏈為物流行業提供更好的流動性,打通每一個環節,解決可信、風控以及協同等問題。 - 與銀行合作,資產上鏈,保護隱私的同時,真正實現高效和低成本的普惠金融。 - 防偽溯源消滅食品藥品造假問題,構建消費信任新模式,保護消費者的正當權益。 - 為政務服務,化繁為簡,區塊鏈票據讓老百姓就醫方便,報銷快,更容易監管,為百姓生活帶來真正的便利。 - 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存證等場景應用,重塑社會信任基礎設施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在抗擊疫情中大顯身手,包括醫療數據共享、健康碼互認和食品溯源等都獲得了用戶的好評。
綜上,珈木科技總結,區塊鏈在為公眾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更能扎根實體經濟,用創新科技解決社會實際痛點問題。隨著區塊鏈場景應用的不斷豐富和完善,當前區塊鏈應用的星星之火,將會形成燎原之勢,從而將開啟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時代。
加強底層技術研發,建立有效監管體系。2020年是區塊鏈發展的關鍵年,我國區塊鏈技術研發取得新進展,專利數量迅速增長。截止11月12日,今年區塊鏈相關專利累計申請量達7446件,遠超其他國家,占世界申請量的93%,位列世界第一。
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難篡改、匿名等性質特色,卻也因此為當前的監管帶來了挑戰。且當前區塊鏈核心技術、機制和應用部署等方面仍存在安全隱患。深耕于區塊鏈技術領域的珈木科技認為,應加強區塊鏈加密算法、分布式傳輸與網絡、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用戶隱私與數據安全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究攻關,圍繞區塊鏈技術的安全、可擴展性以及適用性研究出可插拔、可切換的區塊鏈新型底層架構。
在監管層面,要在明確監管執法主體的基礎上,對區塊鏈底層技術監管和應用監管涉及的專業領域進行梳理。將相關部門納入監管協調的范圍,明確分工,實現有效監管。
而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區塊鏈技術應當與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其他技術相結合,催生出更多的新模式,促進區塊鏈技術為實體經濟賦能。
技術研發應用于場景,場景需求推動著技術。如何變革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及豐富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是當前發展區塊鏈所必然要面臨的重要問題。珈木科技認為,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立馬帶來可觀的回報,而是需要一個長期且持續耕耘的過程。
對于區塊鏈來說,真正正確的發展模式應該是讓場景應用來檢驗區塊鏈技術,讓區塊鏈技術來探索場景應用,通過將技術與場景深度融合,從而達成區塊鏈良性、健康發展的目的,進而才能創造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