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1|瀏覽:262
湖北黃石14部門聯合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廣東省發改委公布廣州、揭陽整治虛擬貨幣“挖礦”工作的典型案例,浙江多部門持續聯動堅決打擊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炒作行為。各地各部門為貫徹落實《關于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持續保持高壓態勢,維持金融市場秩序,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虛擬貨幣“挖礦”活動與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及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背道而馳,與新發展理念格格不入。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是指通過專用計算機即“礦機”計算生產虛擬貨幣的過程,屬于高耗能項目,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對國民經濟貢獻度低。此外,“挖礦”項目對產業發展、科技進步等帶動作用有限,加之虛擬貨幣生產、交易環節衍生的風險突出,其盲目無序發展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節能減排帶來不利影響。紀檢監察機關積極推動整治虛擬貨幣“挖礦”,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提供堅強保障。
對于虛擬貨幣“挖礦”中存在的問題,紀檢監察機關要依規依紀依法嚴懲不貸。一些國有單位工作人員損公肥私、利用公共資源參與“挖礦”,一些國有單位自查自糾不力、“挖礦”問題屢禁不止。對于違規違紀和失職失責行為,必須堅決查處、嚴厲懲治、形成震懾。
要傾力打擊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推動形成全鏈條整治的合力。主動監督、靠前監督,督促省區市、職能部門、國有單位落實責任。堅決防止一些地方以引進信息化、大數據項目之名行“挖礦”等高能耗之事。引導相關企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將監督保障執行的成果轉化為促進發展的實效。
虛擬貨幣“挖礦”活動自2021年5月開始受到多部門打擊,到2021年9月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發布通知,明確禁止新增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加快存量項目有序退出。今年1月,虛擬貨幣“挖礦”活動進入淘汰類產業。雖然虛擬貨幣“挖礦”得到有效遏制,但部分活動轉入“地下”,整治工作不能放松。紀檢監察機關要充分發揮作用,督促調查和整治,防止對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打折扣和做變通的行為。為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推動節能減排、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熱點:挖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