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9|瀏覽:270
數字貨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具有國家信用背書,與紙鈔硬幣等價,擁有與紙鈔硬幣相同的使用場景,主要用于滿足公眾對數字形態現金的需求。目前,國家尚未全面推行數字貨幣,但已有騙子開始利用數字貨幣的概念大肆行騙,嚴重威脅人民群眾財產安全,也損害了政府公信力。
近期,吳江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假借數字貨幣打著國家政策旗號實施詐騙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從上家購買50元、100元、200元等不同價格的“脫貧攻堅卡”“中國夢富民卡”“全球數字貨幣儲存卡”“福娃卡”等數字貨幣“套卡”,以加價10%左右的價格售賣,并在特定群體中大肆宣傳此卡將由國家高額兌現為數字貨幣,可當作貨幣使用。
“早投資,早收益。”“打贏脫貧攻堅戰后,由國家統一兌現。”“受到疫情影響,兌現時間可能會延期。”為騙取更多人的信任,犯罪嫌疑人編纂了一套話術,由專業“講師”線上授課,受騙對象大多為生活不如意、文化水平低、幻想一夜暴富的老年群體。
本案中,陳某既是嫌疑人也是受害者。一開始,她對買到的數字貨幣“套卡”深信不疑,先后投入了十幾萬,丈夫勸阻無果后與其離婚。意識到自己被騙后,陳某便開始找上家進貨,轉賣數字貨幣“套卡”掙差價。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檢察官提醒,數字貨幣目前仍處于試點階段,要通過銀行業金融機構等正規渠道開立和使用數字錢包,不要購買其他來源不明的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與現金等價,任何提及用數字貨幣投資、返現、獲利等行為均屬欺詐。騙子無處不在,套路防不勝防。數字信息時代,電信網絡詐騙頻發,務必提高風險意識,不輕信偏信,防范利益受損。
來源:紫牛新聞
熱點:數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