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9|瀏覽:260
小編:記得
來源:北京互融云
Web3.0的特征分析
Web3.0仍然是建立在Web2.0的基礎之上,并且實現了更加“智能化的人與人和人與機器的交流”功能的互聯網模式。區別于通常意義上的互聯網研究,本文從廣播電視媒體網絡化角度出發,歸納總結了Web3.0四個方面的主要特征,具體如下。
(1)微內容(Widget)的自由整合與有效聚合。
Web3.0將應用Mashup技術對用戶生成的內容信息進行整合,使得內容信息的特征性更加明顯,便于檢索。將精確地闡明信息內容特征的標簽進行整合,提高信息描述的精確度,從而便于互聯網用戶的搜索與整理。同時,對于UGC的篩選性過濾也將成為Web3.0不同于Web2.0的主要特征之一。對于互聯網用戶的發布權限經過長期的認證,對其發布的信息做不同可信度的分離,可信度高的信息將會被推到互聯網信息檢索的首項,同時提供信息的互聯網用戶的可信度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最后聚合技術的應用將在Web3.0模式下發揮更大的作用,TAG/ONTO/RSS基礎聚合設施,漸進式語義網的發展也將為Web3.0構建完備的內容聚合與應用聚合平臺。將傳統意義的聚合技術和挖掘技術相結合,創造出更加個性化、搜索反應迅速、準確的“Web挖掘個性化搜索引擎”。
(2)適合多種終端平臺,實現信息服務的普適性。
Web3.0的網絡模式將實現不同終端的兼容,從PC互聯網到WAP手機,PDA,機頂盒,專用終端,不只應用在互聯網這一單一終端上。
現有的Web2.0只能通過PC終端應用在互聯網這一單一的平臺上,面臨現在層出不窮的新的移動終端的開發與應用都需要新的技術層面和理念層面的支持。而Web3.0將打破這一僵局,使得各種終端的用戶群體都可以享受到在互聯網上沖浪的便捷。
實現融合網絡的普適化、公用顯示裝置與個人智能終端的通用,同時加入E-RAD的應用與研發,使得嵌入式技術在Web3.0模式下發揮更大的效力。
(3)良好的人性化用戶體驗、以及基礎性的個性化配置。
Web3.0同樣以人為本,將用戶的偏好作為設計的主要考慮因素。Web3.0在對于UGC篩選性的過濾的基礎上同時引入偏好信息處理與個性化引擎技術,對用戶的行為特征進行分析,既尋找可信度高的UGC發布源,同時對互聯網用戶的搜索習慣進行整理、挖掘,得出最佳的設計方案,幫助互聯網用戶快速、準確地搜索到自己想要感興趣的信息內容,避免了大量信息帶來的搜索疲勞。
個性化搜索引擎以有效的用戶偏好信息處理為基礎,對用戶進行的各種操作以及用戶提出的各種要求為依據,來分析用戶的偏好。通過偏好系統得出的結論再歸類到一起,在某一內容主題(如體育方面)形成一種內容,搜索的聚合,推送,達到更好的滿足用戶搜索,觀看的需要。將這一技術引入廣播電視中來,將會給傳統電視帶來巨大的影響。對于數字機頂盒的應用,IPTV、WebTV的推廣提供了更好的聚合推送業務。
個性化引擎的建立是一偏好系統為基礎,偏好系統的建立要全面而且與內容聚合相聯系。有了一定的偏好分析,才能建立起完善的個性化引擎。
(4)有效和有序的數字新技術。
Web3.0將建立可信的SNS(社會網絡服務系統),可管理的VoIP與IM,可控的Blog/Vlog/Wiki,實現數字通信與信息處理、網絡與計算、媒體內容與業務智能、傳播與管理、藝術與人文的有序有效結合和融會貫通。
Web2.0模式下的SNS?——網絡社交平臺,只是簡單地將人與人通過互聯網這一平臺連接起來。通過互聯網注冊在SNS的平臺上結交朋友這一途徑,并不能確保注冊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不是每一次交際圈的擴展都會帶來相應的利益需求,這一過程進行下去的結果將會導致本身信息的外泄和零亂、不可靠信息的泛濫,顛覆了人們想利用互聯網來擴展人際交往的初衷。這一問題在Web3.0模式下,將通過對用戶的真實信息的核查與認證這一方式來解決。高可信度的信息發布源為以后交際圈的擴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與此同時,人們在交際的同時,也可以更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并且可以完全信任這些可信度高的用戶提供的信息,利用這些進一步擴展對自己的有利的交際圈。
Web3.0模式下可管理的VoIP與IM,同樣為互聯網用戶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方式。可信度越高、信用度越好的用戶發布的信息將會被自動置頂,既提高了信息源發布者的可信度,同時使得這些有用、真實的信息更快地出現在用戶的面前,發揮信息的最大效力,提高了信息的使用率、降低了信息查找的時間損耗。
Web3.0模式下可控的Blog/Vlog/Wiki,同樣也是為了提高消息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