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6|瀏覽:362
2000年初,只讀互聯網Web1.0被Web2.0所取代,用戶不僅可以瀏覽,還可以在平臺上進行互動并創作內容。
雖然Web2.0引入了一些優秀的功能,但它也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為科技巨頭、廣告網絡和其他大型服務提供商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控制權。
除了加密貨幣之外,區塊鏈網絡還拉開了一場互聯網民主化運動的序幕,最終導致了Web3的發展。
Web2.0的問題: 一般來說,Web2.0有兩個主要的問題,這兩個問題都與一種叫做狀態的東西有關。 狀態是指接收方(服務器)保留的關于客戶端(用于訪問服務的計算機硬件或軟件)的信息。
由于網絡構建協議(如HTTP、SMTP)的簡單性,在其基本形式上,互聯網是在無狀態的基礎上運行的,這意味著服務器不會保留用戶的交互數據或他的會話歷史。
要想明白為什么這會是一個問題,只需想象一下,每次你想在Netflix上看一個節目或在Spotify上聽你最喜歡的歌曲時,都要通過計算層,開發者可以與狀態層進行交互,并給它下達指令,指令的復雜程度因區塊鏈網絡而異。以比特幣為例,計算層是比特幣腳本,而在Ethereum的例子中,Ethereum虛擬機(EVM)負責這個任務。
組件層:組件層包括那些建立在計算層之上的元素。其用例包括原生加密貨幣、可互換和不可互換代幣(NFT)、穩定幣和數字身份解決方案。
協議層:為了讓組件工作,開發人員必須添加功能并以協議的形式創建一套標準化的規則。比如用于衍生品的dYdX,用于交易的KyberNetwork和用于借貸的Aave。
可擴展層:與計算層兼容,可擴展層可以包括側鏈和其他解決方案來提高區塊鏈網絡的性能。例如比特幣的閃電網絡和Ethereum的Raiden。
用戶控制層:用戶控制層的主要功能包括管理用戶的私鑰,同時通過狀態層為他們提供簽署交易的能力。出于這個原因,托管(如AAX)和用戶控制錢包(如MetaMask)都駐扎在這一層。
應用層:應用層包括建立在上述各層之上的第三方去中心化應用(DApps)。例如,這是基于Ethereum的CryptoKitties游戲或UniSwap平臺(你可以連接你的錢包與服務進行交互)的網絡應用。
除了上述堆棧外,Web3還采用了去中心化的架構,區塊鏈網絡由礦工維護,將數據存儲在成千上萬臺計算機上,而不是Web2解決方案采用的中心化服務器。
基于此,用戶可以對Web3的平臺及其內容擁有直接控制權,允許原生地創建、保存和轉移狀態及價值,同時向所有遵循每個網絡規則的參與者提供訪問。
關于AAX學院: AAX是由LSEGTechnology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數字資產交易所。AAX學院是AAX打造的一檔用戶教育頻道,旨在幫助更多用戶學習新手教程和了解到關于區塊鏈的基礎知識。
來源:今日頭條 作者:Odaily星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