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2|瀏覽:287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出現,Web3.0通常指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之上的下一代互聯網,它是去中心化、去信任和無需許可的。最早由以太坊聯合創始人以及波卡(Polkadot)創始人林嘉文博士提出,近年來備受加密貨幣愛好者、公司、創業者與風險投資機構廣泛關注。在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的棱鏡門事件發生后,全球用戶意識到將自己的數據和信息委托給一個中心化的組織存在重大問題。林嘉文博士在一篇名為《去中心化應用:Web3.0長什么樣》(?Apps:WhatWeb3.0LooksLike)的博客中,將Web3.0稱為“后斯諾登”時代的網絡,他認為基于“無需信任的交互系統”,還可以在“各方之間實現創新的交互模式”,從而達到我們期望的安全存儲效果。
Web3.0特點:
1.可擁有:用戶可以掌控自己在互聯網上的數據及數字資產。
2.去信任:不依賴第三方中介機構運作。
3.無須許可:代碼開源、抗審查、可自由接入。
4.全球化:資產在全球自由流動。
5.互操作性:數據公開透明、開放共享。
總的來說,基于區塊鏈技術的Web3.0是一個去中心化、免信任、免許可的下一代互聯網,用戶不僅無需再相信中心化的機構,而且可以依靠代碼邏輯來保證各種協議的嚴格執行。其核心特點是,數據所有權屬于用戶自己,每個用戶都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份、數據和資產,從而掌握自己的命運和未來。這將開啟一個全新的數字時代,打破Web2.0中巨頭企業的壟斷,創造許多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