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1|瀏覽:265
近年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揮了重要作用。自2020年以來,我國引入了一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例如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和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等。今年,我們推出了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并在最近增加了1000億元用于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專項再貸款額度。這些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與總量工具相互配合,有效地保持了銀行系統的流動性充裕。統計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累計投放了基礎貨幣2.3萬億元,有力地支持了信貸總體穩定增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具有精準、直達和定向的特點,能夠有效地引導信貸資金直接投向中小微型和科技創新型企業,定向支持能源和普惠養老等重點領域,有助于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支持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運行。值得一提的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計了激勵機制,將人民銀行的激勵資金與金融機構的定向信貸支持直接掛鉤,有效推動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快速落地。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小微企業和受疫情影響的困難行業和脆弱群體需要更多的援助資金,更需要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定向支持的特點,引導金融活水有針對性地支持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
在當前融資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在保持貨幣總量與經濟需求基本匹配的前提下,我們更應該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效應。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長明顯放緩,同比增長幅度較小,反映出近期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進一步顯現,加之要素短缺和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中小微企業的經營困難增加,有效融資需求下降。在這種背景下,特別需要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繼續穩定信貸總量、降低融資成本,積極制定增量政策工具,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我們還應該加快落實支持物流倉儲等企業融資的1000億元再貸款,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下一步,我們應該有效利用各類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適度的流動性,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同時,要不斷總結和優化結構性貨幣政策體系,把握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投放和流動性總量的平衡,兼顧長期推進普惠金融的目標和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切實實施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措施。貨幣政策還應與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進一步強化協同配合,共同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激發市場增長動力,更好地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熱點: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