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7|瀏覽:253
然而,歷史證明,許多人尋求更好的生存方式,甚至思考哪種人類社會制度是更高尚和文明的。在18世紀中葉,社會變革在歐洲大陸加劇,英國雖因工業革命而活力四射,但大多數人仍受17世紀時的法蘭西王國影響,認為擁有雄偉的宮殿、勇敢的士兵、強大的宗教和氣派的貴族等等才是最好的國家民族形態。
直到1776年,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出版,通過深層次分析人性和社會結構,提出自私自利的終極價值,批評統一集權的經濟形式帶來的巨大傷害,推崇勞動分工帶來的超前生產效率。此外,他還倡導自由貿易,希望政府尊重市場行為,從而實現國富民強。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出版后引起空前的討論,影響力轟動全球,包括歐洲大陸和美洲。亞當·斯密的思想成為現代經濟學之父。他的思想對英國人民的影響是空前的,使得英國人真正看待自己追求的這一套社會行為的真正價值,而市場經濟的先進性成為無與倫比的。
亞當·斯密的思想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