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5|瀏覽:274
據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披露,今年一季度,北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分別增長16.8%和14.6%(二者有交叉),較好實現既定目標。但是進入二季度,疫情在全國多點散發,北京市的先進制造業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為此,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會同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金融局等相關單位研究形成了一份名為《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本市先進制造業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的文件,其中提出了六方面15條具體措施,以精準的方式保障生產環節中的加工生產、原料供應、要素支持、市場渠道等方面的要素。
文件對當前疫情沖擊帶來的原材料運輸、配套企業生產等短期影響提出相關舉措,比如依托既有物流園區貨運場站設立臨時中轉調運站和貨車司機防疫服務站、爭取將企業納入國家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建立市級重點企業“白名單”、協調市外配套企業復工復產等短期措施。同時,也提出了加強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推進技術改造、提升新場景供應等政策,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鏈韌性,提升北京先進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此外,文件還提出降低企業成本、發揮市場主體活力的方案。為降低企業成本,實現政策方向,文件提出了涉及工業領域留抵退稅約245.1億元、緩稅約78億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稅約8.9億元、降低失業保險費約4.6億元等一系列減稅降費舉措,也加大了制造業融資支持力度、引導各類資金基金加大制造業投資等金融政策,以及推動重大項目落地見效、盤活提升低效產業空間、強化能源保障等一系列要素保障政策。
最后,《若干措施》明確北京要建立先進制造業平穩運行保障機制,并要求各有關部門、各區按分工及時制定實施細則,進一步實現政策的落地見效,加強對先進制造業企業的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增強企業對政策的獲得感和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