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瀏覽:238
人社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印發了《關于做好失業保險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旨在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在保障生活、防止失業和促進就業方面的作用,為穩定就業、保障民生提供具體安排。
穩崗位:向中小微企業傾斜
失業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積極就業政策的一部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要繼續降低費率,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并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來支持穩崗和培訓。
為什么穩崗返還政策向中小微企業傾斜?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常務理事、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秋明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增加,《通知》明確受影響的中小微企業可以享受補貼政策,這是助力中小微企業走出困境的有效措施。穩定中小微企業的崗位有利于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
《通知》明確將中小微企業返還的比例由60%提高到90%,同時進一步暢通資金返還渠道。
“將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由60%提高到90%,基本上相當于中小微企業沒有上繳失業保險費。”胡秋明進一步解釋道,按90%的比例將失業保險費直接返還到企業的社會保險費賬戶,這不僅降低了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成本,還切實改善了市場主體的現金流,對緩解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資金壓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除了向中小微企業傾斜外,《通知》還突出了“免申即享”和主動找企業的經辦方式,直接向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對中小微企業來說,這是經濟和精神上的雙重支持。
提技能:持續加大技能提升補貼
《通知》進一步強調培訓在應對疫情中的穩崗功能。在延續實施職業培訓補貼、技能提升補貼、東部7省(市)促就業試點政策等3項常規政策的基礎上,又新增了3項階段性政策,包括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增加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拓展技能提升補貼政策受益范圍。
人社部失業保險司司長桂楨在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表示,支持勞動者提升技能是穩定就業、增加收入的重要舉措,也是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加快建設高技能人才隊伍、實施技能強國戰略的有效措施。
“穩就業首先要防失業,而防失業首先要提技能。”胡秋明表示,就業保障是失業保險制度的基本功能,只有用好失業保險基金,鼓勵用人單位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持續提高勞動者素質,才能更好地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切實防范規模性失業風險。
防風險:守護好人民群眾的“救急錢”
基金的安全和可持續是保障各項待遇按時足額發放的保障,也關系到社會穩定和人民福祉。
《通知》明確指出,要切實防范基金風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密切監測失業保險基金的運行狀況,加強形勢研判和工作指導,確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安全可持續。
失業保險惠企利民政策多、力度大,但基金支付壓力如何應對?
“要用好失業保險基金,提高其保障效能,首要條件是確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安全可持續。”胡秋明表示,要密切監測失業保險基金的運行狀況,加強宏觀經濟和就業形勢的研判,加快推進失業保險基金的省級統籌,充分發揮省級調劑金的作用。同時,要健全基金審核、公示、撥付等監督機制,加強技術手段的防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驗證資格條件,完善待遇申領信息比對核查系統,嚴防欺詐、冒領和騙取風險,守護好老百姓的“救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