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9|瀏覽:229
根據例會釋放的政策信號,貨幣政策整體穩健基調不變,但在措辭上有所變化,意味著下階段貨幣政策的重點將有所不同。
例會指出,要精準有力地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搞好跨周期調節,更好地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全力支持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著力支持擴大內需,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例會還指出,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貸合理增長、節奏平穩,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與上一季度例會的“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相比,這次例會強調“搞好跨周期調節”。一位首席經濟學家表示,這反映了貨幣政策目標從對沖疫情沖擊轉向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政策力度需要適度回調,更加注重總量穩、結構優。
當前物價水平較低,為貨幣政策發力提供了空間,但“搞好跨周期調節”意味著接下來貨幣政策在擴張力度和工具選擇上會更加慎重,更加具有前瞻性。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數據,一季度信貸呈現良好開局。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0.6萬億元,同比增加2.27萬億元,當季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創新高。同時,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4.5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多2.47萬億元。
一位分析師表示,考慮到一季度信貸投放的情況,本次例會強調“保持信貸合理增長、節奏平穩”,而上季度則是“保持信貸總量有效增長”。預計二季度信貸仍將保持同比增長,力度可能有所回落。
在發揮總量功能的基礎上創新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已經成為我國貨幣政策調控的重要特征。據央行披露的數據,到2022年末,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總共有15項,余額約為6.4萬億元,占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規模的15%左右。
針對下一階段結構性貨幣政策的使用,例會指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堅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繼續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綜合施策支持區域協調發展。
一位研究員表示,面對國內經濟恢復向好但基礎仍不牢固的情況,貨幣政策更加強調精準有力,在總量上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例會的說法發生了變化。一位分析師表示,結構性政策工具將發揮更大的效能,但不再一味“做加法”,而是更加聚焦、合理適度、有進有退。
例會指出,要完善利率市場化形成和傳導機制,優化央行政策利率體系,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
一位首席經濟學家表示,在貸款利率明顯下降的背景下,央行將降低成本的要求從“推動降低”轉變為“穩中有降”,既是適應經濟和融資形勢變化的調整,也是緩解銀行利差壓力、穩定經營的必要舉措。
當前居民存款增速較快,物價水平較低,加之監管層強調“穩中有降”,這為中小銀行主動降低存款利率提供了條件。
實際上,近期,不少中小銀行已經公告下調存款利率。這表明,在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保持穩定的背景下,一些中小銀行可能會主動降低存款利率。分析師表示,經濟復蘇并不意味著貸款利率等市場主體的融資成本會迅速上升。
熱點:虛擬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