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瀏覽:349
這家交易所之所以能火,是因為他的老板雷太國。
雷太國是誰?在交易所之前,雷太國對外的身份是吉比特的老板。
吉比特是干什么的?一家比特幣云算力平臺。
按說交易所老板是開礦場的,自然不差錢,而且BD交易所還搞了類似花火的打散籌碼機制和場外機制,具體是這么玩的:
每個用戶可以獲得以0.2u認購500枚BD的額度,共計100u。
在交易所上線之前先發幣,用戶可以看到自己的BD資產,并可以通過站內互轉的方式進行轉賬,用戶之間可以走場外交易,高點時場外價格曾經達到0.4u附近。
BD交易所開展節點計劃,要求節點質押BD給平臺,享受平臺的分紅權益,這樣節點則會把外邊流通的幣都收回去。
在這個邏輯里,散戶是賺錢的,交易所是賺錢的,風險被轉移到了節點身上,但是由于許給節點有更大的收益,節點也愿意承擔這種風險。
這看上去是一種完美的平衡。
但這一切都在昨晚被打碎了,BD開盤即高點,隨后一路下跌。
而BD交易所上的另外一個聲稱投資5000萬打造的礦幣LTG,也是這種情況,在昨天甚至已經到達歸零的邊緣。
有人翻出雷太國之前喊單的截圖,聲稱未來LTG會打到100元一枚,結果現在,只剩10塊錢,真真兒的誰信誰虧錢。
而至于交易所平臺幣BD,雷太國之前也有過類似的說法:不管跌到多少,0.16U,我無限收,而現在的幣價,卻連0.08u都到不了。
此時卻不見雷總出來給大家托底了。
對于此事,吉比特是這么解釋的:吉比特App遭受黑客攻擊。
又是黑客的鍋。
投資者群里,有人哀嚎,有人怒罵,有人維穩,為了各自的利益說著各樣的話,活脫脫的眾生相。
目前雷太國本人沒出來公開發聲,有消息說,雷太國的弟弟被抓了,因為之前搞了別的項目,而吉比特官方給出的說法似乎從側面映證了這一點。
但對投資者來說,他們的App什么時候能打開,資產什么時候能提走,則處于完全未知的狀態了。
而BD交易所上的兩個幣,則完全呈現自由落體狀態,無人過問。
其實梳理下雷太國的項目軌跡,可以發現其中的一些貓膩,接下來到了良心哥的破案時刻。
雷太國一共發起了三個項目,分別是吉比特、LTG和BD交易所,這也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排列的。
良心哥在去年就注意到了吉比特的模式,因為跟一般的比特幣算力不太一樣的是,吉比特的利潤比正規算力高出很多,而且有明顯的層級模式,當時我們就懷疑吉比特是不是在用比特幣礦機的名義在做資金盤。
但是因為對于吉比特真實礦機數量和其他數據不清楚,沒敢下定論。
后來雷太國推出LTG這個項目,其目的就是為了消掉之前吉比特上面的泡沫,通過雷太國自己說的話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這個玩法,實際上是在轉移產幣權,說句不好聽的,跟一機雙挖沒什么區別,把之前應該產出的比特幣,逐漸以百分比形式過渡到LTG上,這樣就給LTG賦能了,自己也不用兌付那么多的比特幣,壓力驟減。
但是隨著礦幣越發越多,市值成了問題,上別的交易所吧,生怕是被割,不如自己起個交易所,不但數據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還能順帶發個平臺幣繼續賺一波,去填之前的窟窿。
于是這就有了BD交易所。
別問良心哥怎么知道的,這樣的套路我們早就耳熟能詳。事實上雷太國的BD交易所我們也參與了認購,帶著粉絲100U的額度高了幾百個賬戶,隨后全部在場外出掉,一個沒留。
既然場外出掉是確定性的利潤,為什么要去搏上線后砸盤的風險呢?說白了我們根本不在乎上線后的BD能漲多少,因為從我們的經驗來判斷,BD是沒有什么價值的,老板做這個事情的發心也不是要把這個交易所做好,所以有這種薅羊毛的機會,不擼白不擼。
鑒于雷太國已經失聯,良心哥將其身份信息曝光出來,方便大家后續維權:
雷太國身份證號:342422197907241753。
戶籍所在地:安徽壽縣迎河鎮于樓村玉明組。
你們說雷總是出來托底呢,還是直接跑路呢?
作者:幣圈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