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9|瀏覽:270
然而,要滿足這些需求,需要提供類似于Uniswap的便捷的去中心化交易場所,并且需要跨鏈技術來解決不同公鏈之間的價值和數據互通的問題。目前,市場普遍認可Polkadot的中繼鏈技術方案存在一些困難,實現周期無法預估。與之相比,一直以來與Polkadot對標的NerveNetwork(簡稱Nerve)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Nerve由NULS理事會成員Berzeck發起,是實現NULS同構跨鏈和異構跨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NULS通過 Nerve的跨鏈橋接,可以無障礙地與以太坊、波卡、比特幣等多個公鏈連接,這將為NULS生態內的項目和資產提供更多的應用場景。與此同時,NULS還可以通過Nerve實現與ETH、ERC20資產的跨鏈,讓ETH社區和其他社區進入NULS社區。目前,Nerve已經成功實現了與以太坊和比特幣的跨鏈,據Nerve內部人士透露,即將實現與幣安鏈的跨鏈,這將進一步推動Nerve生態的繁榮。
在跨鏈橋接愿景的背后,Nerve在共識機制、技術架構和經濟模型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精巧的設計。首先,該項目采用了集成平行鏈和中繼鏈的多層多鏈架構,為比特幣、以太坊等公共區塊鏈定義了一組接口協議,使得不同的公共鏈可以方便地互操作,使BTC、ETH以及其他ERC20代幣可以在不同的公鏈上快速轉移。其次,在性能方面,Nerve采用了POCBFT共識算法,使得TPS可以達到2000+,相當于以太坊TPS的近百倍,同時轉賬費用接近于0,大大提高了資產轉移的速度并降低了門檻,有利于吸引更多普通用戶參與DeFi生態。最后,在資產豐富性方面,Nerve采用虛擬銀行節點進行多簽或智能合約互鎖的驗證人機制,實現真實的資產交換。Nerve網絡目前已經支持ETH、USDT、USDC、DAI、PAX、NULS等多種資產的跨鏈質押挖礦,并且沒有任何的無常損失。
根據Nerve官方瀏覽器顯示,用戶已經向Nerve充值近1400個ETH參與跨鏈質押。這無疑證明了Nerve跨鏈已經成功地實現了與以太坊上的資產進行價值互通,并獲得了用戶的認可。然而,Nerve希望能夠將BTC/ETH等其他網絡結構類型的局域鏈接入其中,推動加密資產的價值互通。具體來說,BTC跨鏈轉賬的過程是用戶將BTC轉入由虛擬銀行管理的Bitcoin鏈的多簽賬戶,并在轉賬備注中填寫用戶在Nerve的地址Nerve-ADDR,Nerve的虛擬銀行會監聽Bitcoin網絡的交易,并驗證確認數,防止分叉回滾攻擊,并將一筆造幣交易發送給用戶在Nerve的映射地址Nerve-ADDR,并進行簽名。在該交易得到廣播并打包進區塊鏈,更新賬本后,用戶就可以在Nerve生態內擁有BTC資產,而其原本在Bitcoin鏈上的實際BTC資產將由虛擬銀行保護,避免被惡意使用。這樣既可以避免中心化交易所和理財錢包等機構對用戶資產的隨意操縱,又可以實現多鏈之間的資產流動,公開且安全,快速且透明。
Nerve并不是最早涉足DeFi的項目,但它是少數能夠順應趨勢并踏實做事的DeFi項目之一。目前,Nerve已經上線了DeFi生態的第一個項目NerveDEX,這是一個安全、透明、公平的資產交易平臺,基于NerveNetwork底層鏈上資產交易協議搭建,所有資產交易都在鏈上完成。在NerveDEX上交易需要使用NVT作為交易手續費,手續費僅收取雙方交易總額的0.02%,相對于Uniswap和Moonswap等收費機制來說,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此外,Nerve基金會還將回購50%的手續費資產,并回饋給Nerve社區,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