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瀏覽:263
自此,NerveNetwork已經正式打通ETH、BSC與NULS三大公鏈。任一平臺的資產都可以在其它幾個平臺進行跨鏈轉移。這可以幫助用戶更加簡單、便捷地參與這幾大公鏈的生態建設與DeFi耕作。同時,也為接下來區塊鏈技術的更大規模應用奠定了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
BSC轉發了Nerve的Twitter。
事實上,隨著DeFi市場的快速發展,主流區塊鏈資產的互通需求越來越大。像BTC在以太坊上的跨鏈資產WBTC總發行量價值已經超過20億美元。目前很多主流區塊鏈項目都在考慮引入跨鏈技術,打通與外部區塊鏈網絡的連接通道,實現資產和數據的跨鏈協作。NerveNetwork的主要發展重心即是如此。
NerveNetwork是一個為跨鏈而生的項目,于今年7月正式上線。其目標是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數字資產服務網絡,打破區塊鏈價值孤島,為DeFi應用生態提供更完善的底層支持,讓數字資產持有者享受真正安全、自由、透明的DeFi應用服務。
據了解,NerveNetwork使用獨創的POCBFT共識機制,使出塊速度大大提高,平均保持在1-3秒左右,為資產跨鏈轉移提供了盡可能便捷地基礎設施。Nerve的跨鏈則是基于異構鏈的智能合約或者多簽賬戶來實現,由15個虛擬銀行節點來保證異構鏈上智能合約(多簽地址)上的資產安全,并處理資產跨鏈出入交易。
以異構鏈資產進入NerveNetwork的過程為例,異構鏈上的地址先將資產轉入智能合約(多簽地址),虛擬銀行根據規則確定Nerve上的收款地址,并生成造幣交易,創造相同數量的資產到收款地址中,整個過程都由虛擬銀行多簽完成。
虛擬銀行則是NerveNetwork三層節點機制的核心部分,以維護主網的穩定運行。普通節點負責交易的收集、區塊和交易驗證、為應用提供服務等功能;共識節點負責區塊鏈的維護,抵押保證金才能創建共識節點;虛擬銀行負責跨鏈資產的維護,包括創建和管理平行鏈的多簽賬戶或智能合約,創建并廣播資產轉出交易等。
近幾個月來,NerveNetwork在打通多個公鏈網絡的同時,還在自身的跨鏈生態中構建了NerveDEX、閃兌、期權等應用,受到用戶的廣泛歡迎與認可。
目前,NerveNetwork的主網資產總量已經達到1.7億美元,節點質押資金已經超過2000萬美元。其中還支持BNB、HT、OKB等平臺幣的質押。其代幣NVT質押率達到44%。近期還上線了國際知名交易所Bittrex。
同時,大多數的跨鏈項目都是以自己為中心,所有項目圍繞著中心來組建生態。Nerve從設計之初就把自己定義為一個服務者,服務于所有公鏈甚至聯盟鏈。跨鏈只是所有服務中的一個技術手段,輔助整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例如可以實現秒級確認及接近于0的手續費,幫助外部公鏈的資產便捷轉移至第三方公鏈等。
對整個行業來說,Nerve的出現極大地擴展了跨鏈發展道路的可能性。整個行業的價值流通網絡的建立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未來隨著Nerve的進一步發力,會有越來越多的公鏈通過Nerve整合生態、豐富應用場景,為跨鏈生態做出更多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