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8|瀏覽:324
根據《通知》,《規則》已經開始執行。金融機構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認真執行《規則》,建立健全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風險防控機制,定期進行外部安全評估,推動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規范應用。同時,金融機構還需要在滿足金融相關標準和規定的基礎上,按照《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進行區塊鏈技術應用備案。
《通知》要求行業協會加強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行業自律管理,建立自律檢查和信息共享機制。文件具體涉及各類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私募、保險以及支付行業,包括涉及區塊鏈技術的金融業務系統和科技產品。
需要注意的是,央行在文件中對區塊鏈技術的描述是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能夠實現數據一致性、防篡改、防抵賴的技術。可以看出,其中并沒有提及去中心化、平臺通證等主流區塊鏈項目必不可少的技術機制和產品功能。
近年來,我國對區塊鏈技術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已被納入“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自主創新突破口,以及“新基建”范圍。金融領域成為了國內區塊鏈技術研發和落地的前沿領域。
今年5月,央行金融科技委員會強調了強化監管科技應用的重要性,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加強數字監管能力建設,提升金融風險技防能力,提高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和穿透性。
7月上旬,證監會發布了關于區域性股權市場參與區塊鏈建設試點工作的函。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深圳等區域性股權市場原則上被允許參與區塊鏈建設試點工作。
在政策大力推動、社會各界積極響應的大環境下,業內普遍認為,區塊鏈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的進程將全面加速。央行發布的《通知》和《規則》將在政策層面上正確引導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