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瀏覽:304
1. 算力:比特礦機算力代表著獲取比特幣的速率。算力越高,挖到的比特幣將會越多。
2. 功率:功率代表比特幣礦機的耗電率。功耗決定了你要花多少電費,但功耗也會有一定浮動,在5%到10%之間。功率最重要的是看功耗比,也就是每產生1T算力,需要耗費多少電。
3. 成本:主要是礦機用電和網絡費用。
4. 回本周期(理論):回本周期=礦機價格/(每天收益-電費)。回本周期只是理論計算天數,比特幣行情每天都在變動,算力難度也在不斷增加,再加上礦池抽成和交易抽成,很難試算準確的回本周期時間。
了解了上面的概念后,我們可以有一些衡量標準。從技術標準上來說,在購買比特幣礦機時,最應當看重的是每T算力價格和算力與功耗比。算力越高,自然收益越高,但如果每T算力價格太高,回本周期就會變得過長,風險也會增大。
另一方面,一臺礦機由數十甚至數百個ASIC芯片組成,算力可以無上限提高,但是高算力也意味著高功耗,耗電量也會增加。所以在購買礦機時不能只看技術參數,還要綜合考慮性價比。
首先是算力,選擇礦機時首要考慮的就是算力問題。一般來說,算力越高,挖礦速度越快,收益也越高。礦機的算力高低是由芯片性能決定的,芯片屬于精密部件,其算力的升級需要突破技術壁壘,因此同時期主流礦機的算力大小并不會有太大差異。
而如果市場上出現比平均算力水平高數倍的礦機,但芯片性能和礦機整體工藝沒有明顯提升,那就要注意了,它極有可能是在一塊算力板上放置大量芯片,或者在一臺礦機里放置多塊算力板。這種做法與將多臺相同礦機裝在一個大鐵箱子里沒有本質區別,選擇礦機時要擦亮雙眼。
其次是功耗,除了算力,跟成本掛鉤的功耗也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每瓦算力來對比不同礦機的功耗情況。每瓦算力越高,機器功耗轉化率就越高,礦機的性價比相對越好。
舉個例子,某主流礦機算力為95T,功耗為3200W,計算得出每瓦算力為30G/W。而另一款算力為90T的其他品牌礦機,從算力上看似乎比前者差不了多少,但由于功耗達到4600W,因此每瓦算力只有20G/W,只達到了前者的三分之一。利用每瓦算力的數據,可以讓你更加科學地選擇礦機。
第三,礦機的每T算力價格也需要考慮。購買礦機其實就是購買它的算力。市面上的礦機價格根據比特幣價上下浮動,但具體的價格會以算力為單位進行計算。在電費相對較高時,我們需要優先考慮功耗轉換率,但當電費變得便宜到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下,每T算力價格越低,對于礦工來說會更加劃算。所以,在判斷一款礦機價格是否合理時,可以參照每T算力的市場價進行對比。
最后,礦機的穩定性也很重要。一些礦場條件較差,礦機需要能夠適應大部分環境,即使在環境較差的情況下也能正常穩定運行,不能太嬌氣,常常需要停機維修。
當然,以上是最基本的礦機選擇原理。一旦你理解透了,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你要購買的礦機是否值得。判斷市場上哪種礦機的性價比更高,更適合自己,畢竟學會了打漁比要魚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