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6|瀏覽:264
彭博社昨天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到盡管比特幣在11月26日暴跌了3000美元,但彭博社給出的相關指標顯示,比特幣未來正朝著樂觀的方向發展。
首先,比特幣市場的流動性非常強。彭博社最初提到:盡管交易并不總是一帆風順,但市場和華爾街逐漸接受了全球最大的數字貨幣比特幣。這種數字貨幣的總市值達到3150億美元,比2017年上一輪牛市時期更加深入和具有流動性。
與2017年相比,現在的情況有所不同。我們看到灰度比特幣信托一直持續增持比特幣,Paypal開放用戶購買比特幣等,還有消息稱,由Facebook主導的Libra穩定幣最早會在明年一月發行,但初始只會發行錨定美元的穩定幣。同時,芝加哥交易所的比特幣期貨持倉量超過11億美元。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這一輪牛市的真正推動者是機構。
11月27日,全球最大的加密銀行Nexo的首席執行官Antoni Trenchev預測比特幣將在2020年底達到歷史新高。他補充道:“數字黃金”這個說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力量。如果比特幣僅占黃金總市值的10%,比特幣很快就會達到50000美元。
第二個指標是,比特幣的宏觀表現優于黃金。從彭博社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比特幣已經開始被散戶和機構認可,并將其視為一種真正的資產。
盡管比特幣自3月12日暴跌以來從19400美元跌至17000美元左右,但其表現仍超過黃金和標普500指數。比特幣的回報率從年初至今超過135%,而黃金和標普500指數分別為19%和12%。
彭博資訊的一位主要負責人稱:“比特幣正在取代黃金嗎?期貨和資金流向的增加以及投資者對比特幣的青睞以及黃金的下跌表明,比特幣在價格升值方面具有優勢”。
這種回調是正常的。在2017年的牛市中,比特幣第一次突破2013年的新高,從1000美元漲到20000美元,期間經歷了約10次大回調,幾乎每次跌幅都超過30%。因此,作為長線投資者,我們不必過于擔心。
在投資時,要跳出投資的思維,才能做好投資。典型的韭菜思維是“一根大陽線,千軍萬馬來相見;一根大陰線,百萬兵馬如鼠竄”。這種思維無法獲得長期盈利能力。
當然,短期投資者仍需要考慮風險。有幾點需要注意:第一,今天金果子貪婪指數為87,極度貪婪,短期行情可能會回調。第二,Tether十天內增發了10億美元的USDT,這反映了市場目前的瘋狂狀態,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
我始終鼓勵投資者選擇長線投資,時間會慢慢帶來財富,而不再受短期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