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4|瀏覽:335
6日,廣西玉林興業縣公安局在興業縣廣場西面某家園2樓查獲一涉嫌傳銷犯罪團伙,當場查獲參加集會人員93人。
神秘的“教室”這個窩點屬于一個傳銷組織。“東望”是近兩年興起的一個傳銷組織,“洗腦”手法更為高明、隱蔽。
警方在現場發現,這里約有90多人,分別在幾個民房改成的教室里擠擠挨挨地坐在四方板凳上聽講課。而且每間教室墻上都掛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橫幅,《課堂管理事項》等。
進“東望”的窩點先學習26天,還點名,管得挺嚴,這期間不提一句交錢的事兒。
該組織還有著上課的紀律要求:女士不得穿裙子、高跟鞋進入教室;每天早上上課實行點名制度,晚上統一在宿舍休息,晚上也點名;要求每個人分享體會不能超過3分鐘,要主動把機會讓給別人,讓別人也出彩等等。
和以前的傳銷組織說法不一樣,該集團給學員們講國學,講國家經濟形勢,跟他們說要愛國、買國貨,還說要為人民建立民生保障網。
此外,該集團還組織傳銷人員給社區打掃衛生、在各種活動中當志愿者,組織傳銷人員唱紅歌、表演節目。
在很多人印象中,國學與傳銷本風馬牛不相及。可現實中,常有人打著國學的幌子行騙錢之實。“東望集團”傳銷組織玩的就是這路子。
傳銷一旦披上“國學”和“愛國”的外衣,只會更具迷惑性。
相比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封閉式洗腦,傳銷組織“東望集團”的“洗腦”手法無疑更為隱蔽。對部分老年人來說,這也更具“殺傷力”。很多老年人喜愛傳統文化,將他們湊在一塊“集體學習”,似乎能滿足不少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到頭來,這樣的“痛點切入”也能降低很多老年人的防范心和分辨力。
瞅準需求,對癥下藥,精準“俘獲”……涉事傳銷組織的“操作”,也印證了那句:現代傳銷的“精絕”之處,正在于精準定位、靶向“用藥”,能夠細致探察人的心理,無限放大人內心的欲望。
但畫皮再美,終究會露出猙獰面目。以“東望集團”為例,打著開辦所謂傳統文化學習班的幌子和“志愿者”服務、“義工”的旗號,最終還是意在拉人入伙。其自我宣稱的“拯救全人類”,更是莫名其妙,荒誕至極。
說到底,披著“國學”外衣的精神傳銷,危害性極大的同時隱蔽性也很強,必須露頭就打。在治理觸角更敏感之外,還要解剖那些傳銷典型個案,在反傳銷知識下沉的同時更新“知識庫”,幫助人們提升對善于自我“包裝”型傳銷組織的識別能力,進而在執法部門精準打擊和全社會精確防范的“同頻”中,更有力地清理傳銷之患。[此文來源老年日報、新京報,版權歸原作者,如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