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瀏覽:313
“親愛的家人們,公司出了新產品,12元一包(5片),3包一組只要36元。”
“我在參加公司的PK賽,希望家人們多多支持。”
4月11日中午,李紅在親屬微信群連發(fā)了兩條文字消息,向親戚們介紹一款名為“自然萃爽心棉”的女性用品。
自去年6月底開始,她成為“朵女郎”微商團隊的一員。
當被問及盈利情況,李紅興奮地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前幾天我的代理剛在我這里拿了一百條產品,我的本錢回來了。從現(xiàn)在起,每賣出一樣產品都是利潤。”
記者注意到,微信朋友圈里也有和李紅一樣的人,他們每天在朋友圈發(fā)布各類不知名品牌的產品信息,還有一組組驚人的使用對比圖、一張張微信聊天反饋和一筆筆轉賬截圖。
原本是分享個人生活的朋友圈,不知不覺間成為微商的江湖。
一次失敗的微商經歷
2015年上半年,王安的朋友圈被鄰家姐姐劉麗刷屏了,劉麗正在做MyFavor的美容產品代理,每天樂此不疲地在朋友圈發(fā)布產品信息。
劉麗說,MyFavor是一個擁有經營許可證的廣州公司旗下的品牌,產品優(yōu)質暢銷,她當月的毛利潤已經達到一萬多元,“火爆”的銷售情況讓她決定在微信朋友圈里招代理。
聽說月收入居然能達到自己生活費的近十倍,王安有些動心。可她不敢貿然進行嘗試,因為招代理的條件便是第一個月必須進1000元的產品,而且代理是有等級之分的,當自己的等級升高時,每月的進貨數(shù)量也必須增加。
“網上查了有說好,有說騙人的。”網絡上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讓王安心生疑慮,于是她又詢問了同樣在做代理的兩位朋友,“朋友說的情況都還好,并且當時她們都是才做。”最終出于對劉麗的信任,她加入了劉麗的代理團隊,成為MyFavor產品的微商代理。
從劉麗處購得1000余元的產品之后,王安開始參加團隊培訓,內容包括如何微信加人、推銷以及用于宣傳產品的護膚常識。
一個月過去,王安只賣出去4件產品,顧客來源也局限在自己的同學和朋友中;她進的每一件產品自己都有試用,可好像沒有宣傳的效果那么好,甚至“不值兩百元的價”;團隊里為了一些宣傳手段一次次投入費用,成效卻甚微……她漸漸動搖了。
無意間和其他代理的一次聊天讓王安堅定了退出的念頭。“當時主要是發(fā)現(xiàn)她以‘進貨價給我的價格是別人的銷售價,反正就覺得被人坑了。”王安心里不平,找到劉麗詢問差價的事情并告訴她自己要退出團隊,劉麗沉默了一陣后答應了她的退出。
王安虧了八九百元,結束了她短暫的微商生涯。
爭議重重的微商代理
在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微信平臺上,不少人看到了銷售的新渠道和商機,微商應運而生。
微商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較小,只需一臺智能手機就能隨時隨地進行營銷活動,相比其他電商平臺在操作上更加便捷,因而深受許多白領、全職媽媽和在校學生的歡迎。
迅猛發(fā)展的同時,微商也因自身存在的許多問題而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