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瀏覽:254
8月19日上午,在包河區打傳辦的辦公室里,一對父子滿面愁容地坐在沙發上。據了解,小王做傳銷騙了同鄉的朋友,被人識破后就回家喊冤,父親來到合肥救他。包河區打傳辦的執法人員根據小王父親提供的信息,在合肥包河苑小區15棟找到了小王。他的房間里還發現了和他合租的四個同伙以及傳銷資料,他們都來自山東。盡管小王社會閱歷淺,但他卻陷入了傳銷的套路。
小王說,他就讀于山東的一所專科學校,目前大三。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超過2萬元,家里只靠種植一小塊地和打零工來維持生活。為減輕父母的負擔,小王想在暑假期間找份工作。正好這時,他初中同學莊某邀請他到合肥來玩,并且幫他介紹一些裝修工作。然而,小王萬萬沒想到的是,他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落入了傳銷的圈套。
為了支付69800元的“申購費”,小王四處借錢。他先向同學借了3000元,隨后以開“輔導班”的名義向表哥和堂哥分別借了2萬元和3萬元。他說:“上線告訴我,只有交滿69800元才能返還15000元,所以我借來的錢全部都給了上線。”交了錢之后,小王才有了發展下線的資格。他先是用同樣的手法騙來了自己老家的同學,但沒過多久對方就識破了小王的詭計。憤怒和擔心之下,同學立即向小王的父母報告了情況。得知兒子在合肥做傳銷,小王的父親非常焦急。
根據同學提供的信息,小王的父親來到包河區打傳辦求助。找到兒子后,小王依舊心情不耐煩。工作人員只好耐心地幫助他理清思路。“我們先不說你做傳銷的事情,我們來談談你最感興趣的錢。”工作人員試圖找尋突破口喚醒小王。“你的5萬元是以什么方式交給上線的?”工作人員詢問。小王回答說:“取出來后直接給了現金。”工作人員繼續問道:“他們一直宣稱這些錢是交給國家的,有沒有給你們收據、發票或者憑證?”小王回答說:“給了,上線給我寫了一張紙條,簽了他的名字,證明我確實交了這些錢。”工作人員追問:“那這張紙條有沒有公章?現在這張紙在哪里?”小王說:“沒有公章,那張紙條當天就被他們收走了,我手上什么都沒有。”工作人員繼續問:“你認識交錢的人嗎?”小王回答:“不太清楚。”小王似乎一下子醒悟過來,低著頭沉默了一會兒。“我想回家。”小王請求工作人員給他改正的機會,希望不要通報學校,以免影響學業。快開學了,小王已經和父親一起返回山東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