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9|瀏覽:298
哈佛大學貝爾維爾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
料哥:中國于2020年4月試點主權數字貨幣,歐洲央行成立了工作組來協調數字貨幣的研發,美聯儲表示正在研究數字美元。
為了挖掘國內支付系統現代化的潛力,或在跨境貿易和匯款的全球支付基礎設施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各國都在探索發行數字貨幣的優勢和風險。
盡管許多央行還處于研究的早期階段,但中國央行表示可能很快就會發行數字貨幣。
一、料哥:什么是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或主權數字貨幣是一國法定貨幣的數字形式。
中央銀行不印刷紙鈔和鑄造硬幣,而是發行以國家信譽為核心的電子代幣。
當今商業銀行中的存款已經是數字存款,可以通過信用卡和借記卡以及移動支付程序轉移。
但是,這種形式的數字貨幣由私人銀行負責,私人銀行必須保留準備金和存款。主權數字貨幣是政府的債務(就像今天的現金一樣),這意味著中央銀行需要對其擔保。
這與比特幣有何不同?
數字貨幣也可以由私人機構發行。
這些貨幣可能被集中管理,即由單個機構(而非政府)發布和監管,例如Facebook的Libra。或者可以像比特幣一樣去中心化。
如今,約有3000種私人發行的數字貨幣,其總市值超過2500億美元。
其中,比特幣(市值為1700億美元)、以太坊(200億美元)和瑞波幣(130億美元)是三個最大的市場。
由于底層技術的緣故,類似比特幣的分散數字貨幣通常被稱為加密貨幣。他們通常使用分布式賬本。
這意味著在沒有中央授權的情況下,許多設備都有獨立的交易活動記錄并使用共識模型來確定哪個副本正確。加密貨幣還采用多種算法和加密技術來確保安全。
二、料哥:為什么要使用主權數字貨幣?
各國央行仍處于探索主權數字貨幣的早期階段。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發達經濟體考慮使用主權數字貨幣的關鍵原因是要對抗私人數字貨幣的增長。
如Facebook的Libra貨幣可能進一步鼓勵政策制定者在用戶采用政府無法控制的替代方案之前探索解決方案。
中國的數字貨幣試點也引入了大國競爭的要素,因為技術領先可讓中國決定如何發展跨境貿易和匯款的全球支付基礎設施。
與此同時,經濟學家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改善市場功能。國際清算銀行表示,它可以通過加快交易速度來提高流動性。
英格蘭銀行指出,它可以通過降低交易成本將GDP提升多達3%。在許多新興經濟體中,主權數字貨幣主要被認為是通過在數字經濟中納入非銀行人口來增加金融包容性的一種手段。
三、料哥:主權數字貨幣的風險如何?
發行主權數字貨幣也有風險。主權數字貨幣使各國政府掌握用戶數據,這既能用來追蹤罪犯,也可能會泄露隱私。主權數字貨幣可能會對金融穩定產生影響。
例如,如果人們使用政府提供的數字現金,則銀行和支付平臺的業務模型將需要改變。而且,央行需要從管理儲備和存款、保護用戶隱私、防止數字造假以及減輕網絡攻擊和其他操作風險來提高管理數字貨幣的能力。
當比特幣橫空出世時,最新穎之處是沒有人對比特幣負責。
通過分布式賬本、共識協議和密碼學的復雜系統,比特幣可以存在于沒有中央管理員的對等網絡中。如今,一些最有前途的數字貨幣則大不相同。中國政府將管理數字人民幣,而Facebook則掌控著Libra。
這些數字貨幣的推廣將使貨幣運營商擁有更多的權力,而不受美國政府的控制。而且,當今的全球支付基礎設施中的大部分(例如消息傳遞、清算和結算系統)都在美國當局的權限范圍內。
如果開發出支持這些數字貨幣的替代系統,美國可能會失去監視和監管支付流量的能力。這些都對地緣政治有根本影響。
對于美國的國家安全,主權數字貨幣可能帶來以下影響。
一是制裁。很少有專家預測美元會失去主導地位,但是競爭激烈的全球貨幣和支付基礎設施可能會降低美國采取經濟制裁的影響,其對手可以簡單地改用其他貨幣。
二是非法活動。美國當局將需要與中國政府、Facebook官員或其他貨幣運營商進行協調,以收集有關非法交易的信息。
三是數據隱私。數字貨幣最終將產生大量有關個人支付方式的數據,引起人們對數據操縱和其他隱私泄露的擔憂。
四是數據安全性。數字貨幣像其他任何技術一樣面臨安全漏洞。網絡攻擊和安全漏洞可能導致貨幣和個人數據被盜,甚至使經濟停擺。
熱點:數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