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9|瀏覽:277
新基建的組成部分: 1)信息基礎設施 通信網絡基礎設施: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等 新技術基礎設施: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 算力基礎設施: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
2)融合基礎設施 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 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3)創新基礎設施 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
新基建對數據處理提出了挑戰: 海量:海量數據的不斷涌現,到2025年全球新創建的數據將達到175ZB。 多元:數據從單一內部小數據形態向多元動態大數據發展,數據環境多樣、復雜,大量文本、圖片、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被產生和存儲。 實時:金融風險評估、交通自動駕駛、運營商智能網絡等場景,都得依賴快速實時的數據采集、存儲和分析得以實現,到2023年實時數據占全球數據圈24.5%的份額。 上云:未來全球將有超過70%的企業選擇多云部署模式,核心數據中心的數據存儲容量占比將超過50%。 空間:目前只有不到2%的企業數據被存儲下來,其中只有10%被用于數據分析,這說明,我國數據存儲利用能力存在很大缺口。
IPFS+Filecoin助力新基建: 新基建伴隨著Web3.0時代的爆發,加持5G技術的普及,則數據存在的形式絕不僅僅是計算層的數據還有海量應用層數據,這些數據可能會實時交互,如果這些數據還存儲在中心化控制的服務器中,那么Web3.0的構想永遠只會停留在幻想里,所以數據存儲的去中心化永遠是實現Web3.0時代不可逾越的門檻,而IPFS+Filecoin可能就是解決數據存儲去中心化的最佳手段。 IPFS數據分布式存儲,實現了節點無差異性,去除中心,保障了網絡去中心化特征;節點匿名,保證了其對等網絡的抗審查性;基于內容尋址,讓數據交換更安全、更快、更健壯、更持久。 IPFS+Filecoin項目解決了數據存儲的去中心化問題,整個系統又是社區自治,通過Filecoin的激勵機制,IPFS打破了中心化存儲壟斷,將數據分散存儲在世界各地,形成最具應用價值的分布式存儲體系,它們可以說為Web3.0和"新基建"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熱點: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