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瀏覽:248
通常情況下,非法集資具有參與人員眾多、金額巨大等特點,還會涉及洗錢等其他犯罪活動,社會危害性極強。且被非法集資騙取的資金很難被追回,傾家蕩產、血本無歸的現象是屢見不鮮。
近年來,非法集資案件呈高發多發態勢,為了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國務院第119次常務會議通過了《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的出臺,將助力形成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各盡其責、通力協作的非法集資綜合治理格局,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馬上消費金融(以下簡稱“馬上消費”)建議消費者學習非法集資防范知識,與時俱進,用法律保護小家。對此,馬上消費總結了《條例》中非法集資資金清退的規定,幫助消費者遠離非法集資,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1、《條例》堅持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明確非法集資人、非法集資協助人應當向集資參與人清退資金;清退過程應當接受處置非法集資牽頭部門監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非法集資中獲取經濟利益。
2、《條例》明確了清退資金的來源,包括:非法集資資金余額、收益,非法集資人及其他相關人員從非法集資中獲得的經濟利益,非法集資人隱匿、轉移的非法集資資金或者相關資產,在非法集資中獲得的廣告費、代言費、代理費、好處費、返點費、傭金、提成等經濟利益,以及可以作為清退集資資金的其他資產。
3、為盡可能多地向集資參與人清退資金,《條例》規定,非法集資人、非法集資協助人不能同時履行所承擔的清退集資資金和繳納罰款義務時,先清退集資資金。
4、《條例》沿用《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有關規定,明確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由集資參與人自行承擔。這需要消費者時刻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馬上消費也提醒消費者要拒絕高利誘惑,不要相信“一夜成富翁”的神話;保護好個人的金融賬戶和個人信息,防止他人利用自己的信息進行非法集資詐騙;多學習理財知識,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在投資理財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金融機構。
作為持牌金融機構,馬上消費積極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定期為消費者科普宣導,提醒消費者遠離非法集資行;同時,加強科技創新,以數字科技保護消費者的金融安全。馬上消費將與消費者共同抵制非法集資,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
來源:證券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