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瀏覽:259
成長性對于投資回報至關重要。然而,在web3領域,成功拓展新業務的項目很少,很多老項目在新業務方面往往無法與競爭對手抗衡。
subDAO+執行力或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以Pendle的Penpie和Radiant的Radpie為例,Magpie正在快速擴張并采用subDAO模式。本文將以此為例,分析subDAO的最佳實踐。
目前,像MakerDAO的Spark這樣的subDAO項目還沒有成功的例子。這類項目其實還處于發展階段,沒有參考性。一個合格的subDAO應具備以下特征:
- 具備可持續擴張的能力 - 繼承ParentDAO的信譽,消除風險顧慮 - 與KOL和其他項目方的合作變得更順暢 - 可積累信譽為后續的subDAO鋪路
以Magpie的subDAO和Radiant的yieldbooster Radpie為例。Radpie將發行$RDP代幣,其中Magpie國庫持有20%股份,并且有30%的IDO份額也會分配給MGP代幣持有者。這意味著新項目避免了rugpull,LP對新項目的風險折價較小。而且,subDAO可以繼承ParentDAO的信譽,使得與KOL和其他項目方的合作更順暢。
在web3中,獲客和融資模式更激進,Token是實現這一模式的工具。老項目開展新業務往往陷入兩難境地。如果大量增發代幣激勵新項目,代幣價格會下跌,很難在競爭中獲勝。此外,老項目代幣定位不清晰,市場在追逐新敘事時不會將這個代幣納入核心討論中。
subDAO模式更加靈活。以Penpie/$PNP和Pendle為例,Penpie作為一個獨立項目,沒有增發任何$MGP代幣,并牢牢綁定了Pendle的敘事。雖然表面上看到$MGP幣價沒有太大變化,但如果沒有Penpie,MGP的發展可能會不如現在。通過subDAO模式,新排放的代幣可以在生態內部循環,減少對外的支出。同時,通過多個項目之間實現資源共享,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Magpie專注于治理權賽道,與subDAO模式非常契合。在項目搭建起來后,后期工作相對較少,可以復用此前的工作。例如,Penpie很快上線了briberymarket,跟Magpie之前為Wom做的市場非常相似,資源循環利用的一部分。
以Magpie為例,Magpie控制了Penpie 20%的治理權,而Penpie又控制了Pendle 25%的治理權。從Magpie的角度來看,享有20%x25%=5%vePendle的各項收益。在協議治理方面,Magpie的20%投票將幾乎決定Penpie的投票,所以它幾乎擁有25%的Pendle治理權,形成了杠桿效應。
subDAO的想法很美好,但執行力至關重要。以MakerDAO的Spark發布為例,雖然已經有半年時間,但仍未見起色。團隊的執行力是決定subDAO能否落地的關鍵。
subDAO+執行力為web3項目鋪開了增長之路。通過subDAO進行快速擴張可以獲得充足的預算,跟上新的敘事,實現生態聯動和資源共享。然而,這些都建立在團隊具有出色的執行力的基礎之上。
過去,DeFi只是一個模塊,無法與大型中心化交易所的龐大系統競爭。但如果DeFi能夠快速橫向擴張,成為一個系統,奇點或許即將到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