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0|瀏覽:251
但是,對隱私計算卻知之甚少,甚至很有可能都沒聽說過這個名詞。
今天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隱私計算,以及它與區塊鏈之間的關系。
如果要用簡單幾句話來解釋隱私計算重要性的話,那么可以說,沒有隱私計算,區塊鏈這個美麗的夢想就不能落地。隱私計算是區塊鏈應用大規模落地的必經之路,特別是針對隱私、敏感、商業數據等方面,隱私計算更是必不可少。
實際隱私計算是一個超前了30年的信息科學理論,這是指比區塊鏈超前了30年。它好比是賽博空間的愛因斯坦相對論。愛因斯坦研究的是物理空間的自然規律,而隱私計算研究的則是賽博空間的自然規律。
在隱私計算最早的研究中,有兩篇開創性的論文。第一篇是著名的RSA算法的作者們,1979年在MIT寫的一篇叫MentalPoker的論文。在這篇論文里作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兩位象棋大師可以不需要棋盤,直接在電話上說話就能下棋。那么兩位撲克大師能否也這樣在電話上打牌呢?在電話上打牌意味著他們并沒有一套物理的牌。那么這兩個人怎么能夠在電話上說話,完成洗牌、起牌、出牌這些過程呢?洗牌這件事,意味著雙方需要通過對話,虛擬地創造出一個客觀存在的52張牌,而且雙方都不能知道每張牌是什么。這聽上去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似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他們竟然真的做到了。
另一篇是著名華人科學家姚期智1982年的論文,其中提出了百萬富翁問題:有兩個百萬富翁,他們都想知道兩人誰更有錢,但是他們也都不愿意暴露給對方自己到底有多少錢。解決這個辦法的常規思路是,找一個兩人都可以信任的第三方,兩人都把都自己的錢數告訴他,他比較完后把結果告知兩人即可。但難題就在于,我們希望找一個不用第三方的辦法。現在只有這兩個人,他們能否通過一段對話,解決誰更有錢的問題,同時又不暴露個人的財富?姚期智找到了這個問題的解法。
這是關于隱私計算早期的兩篇論文。從以上的例子,大家可以嘗試理解隱私計算到底是什么。隱私計算之所以會有巨大的潛在產業價值,是因為它從技術上做到了一件看上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這兩篇論文,也體現了這些密碼學家令人欽佩的奇思妙想,通過數學與邏輯達到某種貌似不可思議的結果。
隱私計算和區塊鏈是什么關系呢?從中本聰2008年的論文,就可以看出,區塊鏈與隱私計算的目標是共同的:那就是希望把可信第三方(TTP)去掉。但從結果上看,區塊鏈只做到了一半。它能夠做到“下棋”卻做不到“打牌”。因為下象棋時所有信息都是透明的,區塊鏈也是通過透明來實現信任的。但打牌的時候數據是不透明的,比如雙方手上的牌是相互看不見,桌子上剩下的牌,則是雙方都看不見,但又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奇怪的邏輯,區塊鏈是不支持的。
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一個多方商業合作過程,比如股票交易,是更像下象棋,還是更像打牌呢?有價值的商業數據(比如各方的報價),永遠都是隱私性的,不可能是透明的。所以說區塊鏈做不了這個事情。區塊鏈就像一個美麗的夢想,讓全世界為之陶醉。但是它還差了一步,這一步必須由隱私計算來完成。沒有隱私計算,即使這個夢想非常美麗,它也無法落地。一旦涉及實質性的商業數據,誰也不可能把隱私數據拿到鏈上去。現在大家的做法是,把數據的“哈希值”放在鏈上。但是這么一處理,那些數據就完全失去了生命,變成了“數據化石”,完全無法進入商業邏輯所需要的計算中。
這也是目前區塊鏈技術要想有更大的舞臺,需要解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