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9|瀏覽:289
很多人認為,以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都是“空氣幣”,完全就是一個個電子符號,沒有絲毫價值,這個觀點見仁見智。美元有沒有實際價值?美元早與黃金脫鉤,理論上講它也是電子符號,但它背后有美國國家信用背書,所以依舊是全球硬通貨。這里面所謂的價值就是需求,需求可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需求,也可以是精神需求,而以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就類似于精神需求。要說精神需求的價值,那就很難界定了,比如一幅世界名畫,戰亂時期可能一文不值,但到了和平盛世可能就值好幾億;再比如盲盒泡泡瑪特,它也沒有多少實際價值,但卻開啟了一個千億級別的“盲盒經濟”時代,其總市值也能接近800億港幣。
所以,當全世界都認為虛擬貨幣沒有價值的時候,比特幣可以沖上每枚6萬美元,投資幣圈的大佬可以以一年幾十倍的財富增值笑傲投資界,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年代。
但是,最近一年席卷全球的幣圈熱,卻沒有在A股帶來炒作風,這又是什么原因?
其實很簡單,以前“挖礦”主要靠顯卡和算法,而全球可用來“挖礦”的高端顯卡的核心技術主要集中在美國的超威半導體(AMD)與英偉達(NVIDIA)。在全球“挖礦熱”出現后,這兩家公司可是賺了大錢的,現在高端顯卡不是漲幾倍價格的問題,而是有錢都未必買得到,一是因為“挖礦熱”,二是因為芯片荒。英偉達的股價在2018年年底是120美元左右,到今年最高是650美元,兩年多時間漲了5倍,市盈率更是高達82倍。這還不是最夸張的,最牛的是顯卡的后起之秀AMD,從2018年的不足10美元最高漲到去年年底的近100美元,不到三年時間漲了10倍,低價似乎更具爆發力!
有人說我們現在為什么對比特幣等還持觀望態度,就是因為這兩家顯卡企業是美國的,我們根本無法掌控這個“挖礦”技術。現在,Chia(奇亞)幣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在虛擬貨幣“挖礦”技術上彎道超車的希望,因為Chia(奇亞)幣用的是硬盤挖礦,而隨著長江存儲、新華三、華為、國科微、同有科技、深科技等中國企業的崛起,從顆粒原材料到主控芯片到封測和最終產品的硬盤全產業鏈可以完全掌控,這也為A股的幣圈外圍炒作提供了機會。
A股沒有掌握顯卡核心的上市公司,但有世界一流的SSD固態硬盤制造企業,這可能成為下一個題材炒作的風口。是的,這也就是為什么國科微可以在一個月時間翻倍的一大原因,因為其SSD固態存儲系列芯片產品的主營占比達到64.68%。在A股上市公司中除了國科微,還有被認為是儲存第一股的同有科技,其參股的憶恒創源被認為是能夠與三星、英特爾等國際大廠同臺競技的公司,在SSD產品前端、閃存管理與訪問、操作系統及測試、存儲軟件以及硬件設計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國內國際專利技術。此外,老牌科技企業深科技在封測技術上具備LPDDR3、LPDDR4和固態硬盤SSD的量產能力。
文章來源:金融投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