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8|瀏覽:302
TechSpot指出,奇亞幣挖礦時多采用了固態硬盤(SSD)來存儲臨時數據,且每塊地動輒需要寫入300GB。對于PE寫入次數有限的SSD來說,這顯然會嚴重影響產品的質保和使用壽命。
對于想要“撿垃圾”的二手硬盤買家來說,此時入手SSD的風險也是相當之高的。
與基于ASIC礦機或堆疊GPU算力來挖礦的礦機托管加密貨幣不同,Chia依賴于強度較低的空間證明共識機制來驗證區塊鏈上的交易。
盡管官方宣稱Chia農場的開墾資源消耗較BTC和ETH更少,但實際能源和硬件支出仍不容小覷。據悉,Chia農場主要涉及耕種(farming)和P圖(plotting)兩項活動。
前者可在較慢的機械硬盤(HDD)地塊上驗證Chia網絡上的交易行為,后者則是利用計算和存儲資源來準備用于在Chia網絡上進行空間證明共識的數據集。
每個圖塊都需要征用超過300GB的臨時可用空間,且為了比拼速度,礦工們的競爭也相當激烈,并且直接導致了市面上的大容量高性能SATA/NVMe硬盤驅動器的價格一飛沖天。
對于廠商來說,通常習慣了用數百TBW的寫入量來這也是對SSD極其致命的一項工作。
相比之下,用于最終存儲的機械硬盤倉庫,反而沒有這么高的負擔。當然,對于習慣了撿二手硬件“圖一樂”的朋友來說,他們的信條就是——“沒有垃圾的產品,只有不值當的價格”。
只是在入手來源不明的“全新自用拆機”硬盤的時候,還請務必借助CrystalDiskInfo/SamsungMagician/CrucialStorageExecutive等專用工具軟件,來仔細甄別SSD的健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