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8|瀏覽:303
目前,參與試點的銀行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而支付寶在開發過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央行已向這些銀行機構申請了共84項專利,最早的申請是在2016年3月25日,申請了22項相關專利。
根據《科創板日報》4月16日的報道,從5月份開始,中國蘇州市相城區的一些人將獲得DCEP相當于原來交通補貼金額的50%。
央行還計劃將試點擴展至2020年北京冬奧會期間進行封閉測試,這意味著離DCEP的正式發行還有一段時間。
與此同時,全球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也更新了其原有的Libra天秤幣白皮書,發布了2.0版本。其中最重要的修改之一是Libra將推出符合不同國家貨幣的穩定幣,如錨定美元的LibraUSD和錨定歐元的LibraEUR。同時,Libra已向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MMA)提交了監管許可申請,該局將根據新的白皮書內容進行審核。
一個是由國家背書的數字貨幣,一個是由科技巨頭支持的數字貨幣,在相對集中化的設計下,這兩者經常被媒體進行比較。
但DCEP的真正競爭對手是Libra嗎?《白話區塊鏈》指出,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我們大家應該都記得Q幣,這是騰訊推出的一種虛擬貨幣,可以用于游戲、話費充值,甚至可以在某些電商平臺購物。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國內監管部門最終叫停了Q幣的使用。比特幣也是如此,剛剛推出時并不值錢,但隨著市值的不斷增加,各國開始試圖對其進行監管。
Libra也是同樣的情況,為了符合監管要求,它進行了大幅修改白皮書內容。這意味著它的發展方向是趨向主流且容易受到政府和監管部門控制。因此,在監管方面尚未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很難說Libra會成為DCEP的最大競爭對手。
真正的競爭對手可能是那些受到監管限制較少的穩定幣,如USDT和USDC。
USDT最大的優勢是無論市場行情如何,都有需求存在。在熊市時,投資者傾向將比特幣和以太坊兌換成穩定幣;在牛市時,投資者則需要將法定貨幣兌換成穩定幣進行購買。
這一點在最近的新冠疫情期間特別明顯。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CoinMetrics的數據顯示,流通中的穩定幣價值首次超過90億美元,而六周前這個數字只有60億美元。相比之下,無論是DCEP還是Libra,它們的市值都是未知的。而央行強調DCEP絕對不會出現通貨膨脹的情況。
除非DCEP或Libra未來在落地后改變人們的支付觀念,否則現在在使用穩定幣時,人們更傾向于使用USDT,并且大多數情況下是用于投資其他波動較大的數字貨幣。
至于誰才是真正的競爭對手,可能是那些在監管范圍之外的穩定幣,如USDT和USDC。
如今,在選擇以私人公司作為銀行來制衡,還是讓Facebook自由發展以與中國的DCEP競爭,這很可能是美國監管面臨的難題。無法保證美國是否會完全控制Libra,讓LibraUSD成為央行的傀儡,或者自己開發一種數字美元與Libra和其他國家的央行數字貨幣相抗衡。
來源:coin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