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30|瀏覽:295
當地時間3月22日,用于跨境結算的多國央行數字貨幣(multi-CBDC)項目Project Dunbar發布了其第一份報告。國際清算銀行(BIS)在官網發布聲明表示,Dunbar項目的平臺原型已搭建完成。
在國際清算銀行(BIS)新加坡創新中心的牽頭下,Dunbar項目于2021年9月2日啟動,其余成員分別為澳大利亞央行(RBA)、馬來西亞央行(BNM)、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南非央行(SARB)。
目前,Dunbar項目分為三個研究條線,一個側重于CBDC跨境結算的高級功能需求和設計,其余兩個并行技術條線則分別在Corda和Partior技術平臺上開發原型。
BIS表示,比特礦池Dunbar項目旨在促進使用不同貨幣的金融機構在同個共享平臺上直接進行跨境交易,這將有利于減少對中介機構的依賴,具有降低成本和提高處理交易速度的潛力;該項目同時也找出了實施多國央行數字貨幣平臺所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實用的設計解決方案。
目前,Dunbar項目明確了三個關鍵問題:哪些實體應被允許持有并與平臺上發行的CBDC進行交易?如何在尊重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監管差異的同時簡化跨境支付流程?什么樣的治理安排可以讓各國在共享支付系統等關鍵國家基礎設施方面感到足夠舒適?
“通用平臺是連接支付最有效的模式,但也是最難實現的。“國際清算銀行新加坡創新中心負責人Andrew McCormack說,Dunbar項目表明,信任和共同管理的關鍵問題可以通過基于強大技術手段的治理機制來解決,為未來全球和區域化平臺的發展奠定基礎。
Dunbar項目的研究結果還表明,諸如CBDC跨境結算的安排都應服從央行參與者們所認為合適的治理,這包括了允許央行參與者們保留對管轄和貨幣層面上的規則應用控制權;Dunbar項目將注重于數字貨幣的國際層面設計,支持G20路線圖以便加強跨境支付。
與此同時,另一個備受矚目的多國央行數字貨幣項目是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m-CBDC Bridge),于2021年2月24日由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央銀行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宣布聯合發起。
2021年9月28日,上述機構聯合發布報告,闡述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的中期研究成果。報告指出,經提升后的原型能為參與央行帶來多種好處,包括可管理各自央行數字貨幣的流動性、監測各自所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流量與余額、提高交易隱私度,以及將某些合規功能自動化。與目前的代理銀行模式相比,原型可以大大加快跨境支付并節省成本。
責任